【年终专稿——花卉】2024,花卉业走进“精耕细作”时代

网站首页    专题报道    【年终专稿——花卉】2024,花卉业走进“精耕细作”时代

行至岁尾,回首2023年,花卉行业发生了哪些事件?产销形势如何?未来会朝哪些方向发展?2024年,从业者又该如何布局?

 

总结过去一年的“好消息”与“坏消息”,或许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盆栽市场复苏

鲜切花市场向好

 

在分析2023年中国盆花产销形势变化时,中国花卉协会盆栽分会会长杨铁顺指出,盆花生产规模扩张减缓,这一趋势与上一年相同,但在产品结构调整、新品更新、销售渠道拓宽等方面,步伐进一步加快。盆花品种不断调整以适应电商市场。一方面,新优、小众品种持续增多;另一方面,耐储运、易包装、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不断出现。

 

比如,长寿花价格虽然持续低迷,但长寿花新品种‘金狐狸’等仍保持高价。前些年朱顶红进口量维持在20万粒左右,蜡封朱顶红走红后,进口量则达到了上百万粒。绣球也是如此,新品种增多后,绣球用量猛增,在鲜花、花园、绿化等方面均有亮眼表现。

 

鲜切花市场向好趋势同样明显,2023年,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模式拓宽了鲜切花销售渠道。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副总经理高红玲认为,2023年,我国鲜花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新品种进入市场的成熟期缩短,专利品种引进、推广速度加快。其中,红色的月季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新优月季品种‘高原红’因耐运输、耐储运等特点受到市场欢迎,传统品种‘卡罗拉’种植面积、供货量则逐渐下降。

 

从生产端来看,作为鲜花主产区,云南鲜花产能持续提高,智能化的环控设施、肥水系统及精细化的田间管理等,提供了更多品质稳定、瓶插期长的切花产品,国产鲜花大有替代进口的势头。

 

鲜花物流也在发生变化,鲜花的节日备货周期拉长,与冷链运输的运力保障能力加强、网点覆盖率高、时效快紧密相关。云南花卉出港物流已从原来的80%空运、20%冷链发展到现在的85%冷链、15%空运,预计此格局未来不会有太大改变。

 

推进自育品种创新

强化品种权保护

 

今年5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提出了7个方面的发展战略、11项发展重点。其中,重点提到了“推进花卉种业自主创新”“强化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强花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内容。

 

在这方面,昆明杨月季园艺责任有限公司为业界树立了榜样,其先前主要开展月季育种工作,后来在绣球类花卉育种上异军突起。目前,杨月季公司在国内申请绣球类新品种30个,获新品种权15个、欧盟新品种权3个。“瞄准市场需求做自主研发”已成为杨月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品种盗用、种苗盗繁等现象,今年2月20日,由杨月季公司牵头,联合云南英茂、昆明缤纷、玉溪迪瑞特、云南西露斯、玫昂园艺(云南)、昆明虹之华等公司,在昆明共同发起成立花卉新品种研发与保护联盟,旨在提升国内花卉育种行业的规范化、组织化、合法化及专业化程度。

 

直播热度延续

新兴电商势头强劲

 

2023年,“互联网+花卉”的热度仍在延续。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279.1亿元,同比上涨明显。预计盆花在电商渠道的销量占比为  25%至30%,并且还将随着消费市场对盆栽 (尤其是小盆栽)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盆栽线上销售一定会成为热点赛道。

 

“互联网+花卉”带来了从业者的“悲喜交加”。如曾经的鲜花电商独角兽 Flowerplus花加在2023年陷入危机,9月25日,公司停业整顿。此前,已有一批垂直领域的鲜花电商退出了市场。不过,12月5日,花加创始人王柯在直播中表示:花加的经营出现问题主要源于疫情影响及运营成本太高。下一步,花加将降低成本,把经营重心转移到产品和履约上,把鲜花体验做好。

 

据鲜花电商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花加等垂直鲜花电商来说,最大的危机不是来源于同行,而是来自新兴电商——生鲜电商、抖音直播、拼多多等。比如2019年之后,以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陆续开展鲜花零售业务,在成熟的生鲜供应链加持下,最快30分钟送达,这些平台价格、速度优势更明显,不断稀释着垂直电商的市场空间。

 

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鲜花绿植直播同样非常火爆。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鲜花消费者数量增长了3倍,来自昆明的园艺主播数量增长了近6倍。2023年,视频号内的鲜花绿植类产品销售额不仅增长迅速,而且复购率高达90%。

 

鲜花电商兴起,价格战难以避免。在各大平台上,常能看到7.9元20支的多头玫瑰、9.9元10支康乃馨等低价产品。

 

众多平台也在尝试去同质化竞争,让高品质的花卉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有更大的议价空间,如美团外卖打造专注高品质鲜花的“有花漾”项目,吸引了众多花店加入且取得成效。南昌都市花语创始人黎小荣表示,他们在2023年5月加入“有花漾”,平均每月营业额增加了几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花卉电商以存量市场为主。为应对现状,虹越花卉针对客户群体特点,在不同平台投放不同商品。

 

乡村振兴市场广阔

“精耕细作”找准定位

 

近几年,花卉行业不少从业者为助力乡村振兴,选择返乡创业。如85后的刘小飞,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如皋创办了“花名堂”,将花卉盆景生意做大,不断吸纳周边百姓就业。2022年,福建注定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延源返乡创业,在诏安县司下村创建了朱顶红产业园,开发围炉煮茶、草莓采摘体验等项目,探索朱顶红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还有薛勇,2019年关掉在广东经营红火的灯具厂,回到老家浙江金华浦江县杭坪镇,创建浙江舞花者园艺有限公司,发展了1200亩鲜花基地,种植进口芍药品种70多个,创国内之最,把家乡打造成“网红村”。90后的蒋德凡回到老家云南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创业三年,成为全国石斛花卉电商销售冠军,基地务工人员都是周边村民……

 

创业者们取得了成绩,不仅是因为抓住了政策机遇,更是因为他们紧跟市场需求的运营思维。如花名堂在水培植物细分领域精益求精,致力于开发、研究“只要有水就能养活”的盆景、网红类水培植物。而沈延源、薛勇、蒋德凡则分别在朱顶红、芍药、石斛领域找准了自己的优势与定位。

 

不可置疑的是,消费者对花卉消费需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提升。相对应地,无论是品种选育,还是生产、销售环节,花卉人也开始发力细分市场。“抬头看天,低头做事”,找准花卉市场的需求后,不仅要深耕,更要精耕,才有望成为赢家。

 

h14269a.jpg

昆明杨月季公司露天种植的绣球花海

 

(图片来源:中国花卉报图片库)

2024年1月5日 15: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