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坑微型牡丹,这些问题你搞懂了吗?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姿态傲然屹立于群芳之首,自古以来就深受国人喜爱。
随着牡丹文旅产业的逐渐普及,单纯的室外赏游早已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消费者希望更多牡丹产品能走进家庭。然而,传统盆栽牡丹花盆笨重、包装粗糙,花后不易成活。近年来,相比常规盆栽牡丹,更加小型、轻质的微型牡丹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
更小、更轻、更多样
微型牡丹也被称为袖珍牡丹、案头牡丹等,多采用盆栽微型品种、浇灌矮化剂、上盆前嫁接等方式使盆栽牡丹微型化。
微型牡丹高度一般为20厘米至40厘米,盆径15厘米左右,其基质栽培更轻,更易于包装和运输,弥补了传统牡丹植株过高、携带不便等缺点。
据了解,早在多年前,菏泽、洛阳两地就有从业者尝试培育微型牡丹,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形成市场化业态,大众对此类产品也知之甚少。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以洛阳、菏泽为主的牡丹产区均有微型牡丹的生产企业,每年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均呈上升趋势。
河南洛阳裕华园艺场负责人郭胜裕,十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微型牡丹,尝试用国内外多个品种,培育在自然花期开花,以及春节期间催花的微型牡丹产品,并多次试验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
“相比荷兰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高效的市场流通体系、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国内微型牡丹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菏泽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奇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成立于1920年的荷兰温德霍斯特园艺公司,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从世界各地进口牡丹在欧洲销售,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牡丹进口商和销售商,产品主要供应欧洲各大商超及园艺中心,年销售量达100万盆。
2019年11月,温德霍斯特(菏泽)园艺有限公司在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成立,公司以菏泽牡丹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为依托,引入先进的荷兰生产模式和经验,共同对现有国际畅销品种进行筛选,采取科学配方,进行轻型化基质栽培,实行订单生产,利用现代温室和冷库设施对花期进行促控,并对接荷兰拍卖市场,实现四季销售。
“成立至今,公司生产了10万盆的微型牡丹产品,共有8个品种,首批产品去年3月投放市场后,受到业界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广泛关注。”温德霍斯特(菏泽)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奇说。
在他看来,微型牡丹需求群体很广,其小巧的体型,适合案头摆放,既是办公室一族的新宠,也可以作为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适合与旅游景区、花卉市场、电商平台合作,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推广渠道。
前景很好,问题不少
微型牡丹作为牡丹文化旅游的纪念礼品,以及适合线上销售的家庭园艺产品,是盆栽牡丹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培育自然花期开花的微型牡丹产品,可选择的品种相对较多,难度不大。但培育春节开花的微型催花牡丹产品存在一定难度,必须选用适宜催花品种的花芽做接穗嫁接才行,但此类品种目前较少,并且其催花稳定性仍需反复试验。”郭胜裕说。
李晓奇认为,微型牡丹真正实现产业化,首先需要制定质量标准,避免市场混乱,鱼目混杂。生产企业还需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助力打造品牌。
此外,还需重点关注并解决下列问题。
1.品种选育:培育适合盆栽的优良品种,应满足株型丰满紧凑、花色艳丽、花期较长、花型优美、开花芳香、抗逆性强等特性。
2.育苗技术:将传统嫁接技术向播种、扦插、组培方向转变,并持续研究翌年复花问题。
3.基质配方:目前盆栽产品多使用以泥炭为主的基质,泥炭为不可再生资源,成本较高,可尝试开发新型基质配方。
4.营养液配方:主要解决牡丹营养及肥料的吸收和利用问题。
5.生产设施的研究:主攻牡丹光合作用生理与生态研究,应用于新型栽培技术、复合栽培模式及四季催花模式。
6.产品标准化控制:通过激素水平的研究和控制,将牡丹的株高、冠幅尽量做到标准化。
7.病虫害防治。
8.专用盆栽容器的开发设计:重点研究不同容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9.专用包装材料,冷链储运:主要针对鲜花保鲜,花期延长的研究。
郭胜裕的微型牡丹艺术盆栽组合在北京世园会上获优秀奖
李晓奇和他的微型牡丹
(图片由郭胜裕、李晓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