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卉消费、流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我国花卉消费、流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这两年花卉产业的变化是40年来未有的,主要表现在生产和消费的不匹配上。”4月7日上午,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副秘书长张力在2022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上如此说到。
  他结合云南鲜切花的交易数据,分析了近年来的市场行情、花卉流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国内花卉市场的发展趋势。

消费需求增加

  从2019年至2022年云南鲜切花的价格指数变化、2019年至2022年春节、情人节、妇女节及“520”的鲜切花价格指数变化、2019年至2021年鲜切花价格指数变化分析来看,疫情稳定后,整个市场消费呈现出短期的爆发式增长。
  以玫瑰切花为例,近3年交易天数基本无变化,2020年上市量同比减少5%,2021年上市量同比增长了25%,均价逐年上涨。据张力介绍,相较之前的两年,2021年玫瑰整体价格比较好。
  花卉生产与消费不匹配,即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发生了变化。在供给侧,2020年的疫情扰乱了生产节奏,全球供应链都被打乱,导致2021年鲜切花生产面积增长缓慢,且新产区尚未形成产能,花卉进口同样受到不小影响。
  而需求侧,疫情期间电商面向C端发力,包括一件代发、一件直发等,疫情结束后又出现需求反弹,大众的消费理念已发生改变,庞大的电商消费群体兴起,需求随之增加。

消费市场升级

  “市场化、国际化、全域化、双循环”是我国花卉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特点。与国外成熟的园艺市场相比,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学习、借鉴,生产端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国内消费市场的发育却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鲜切花和盆花。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花卉流通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花卉消费市场开始了跨越式发展,踏入了生产和市场双驱动的阶段。
  张力强调,行情巨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花卉消费市场在升级。
  回望2015年,在资本的加持下,2B、2C电商全面进入花卉产业。2017年,顺丰、京东等专业物流巨头进入花卉物流领域,航空、地面物流支撑花卉供应链的全网络形成;2020年,疫情加速了花卉电商大规模兴起。如今,花卉消费从礼仪消费向日常消费扩展,销售渠道多样化、物流配送高效化、花卉价格平民化,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内驱力,加速了花卉消费市场的扩容。
  传统花卉供应链环节一般为:产地生产商———产地市场———销地市场———花店等零售实体———终端。
  而互联网和发达的物流已经改变了供应链,也正在影响着花卉市场的未来。有业者将销地市场生意难做归结于线上电商冲击,对此张力表示,现在部分规模化的生产企业,已经具备直接面向终端的能力,产地批发市场从原来的单链变成了现在的多链,削弱了销地市场的作用。
  当前,消费市场已经覆盖了大中小城市,花卉消费理念发生着根本性改变,线下传统市场发展受限,并不只是批发商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面临的问题。

中心化、平台化、多元化

  中国花卉消费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家庭园艺时代的到来。
  过去,传统花卉市场主要用于交易、集散、中转等,现在的花卉市场集散功能弱化,服务功能被强化。形成花卉市场的底层逻辑在发生着变化,人、货、场的关系也在改变。
  当前,花卉市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消费市场升级、供应链变革、电商兴起及城市化加速发展。为顺应这些变化,张力提出,产地花卉市场应更加中心化,销地市场应更加平台化、功能多元化。
  张力总结了几种类型花卉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产地批发市场如广州、凌源等地的批发市场中心地位继续巩固;多种交易模式相结合;新产区因品种单一、产业聚合效应弱,以直销,线上为主;数字化推进将加快。
  销地批发市场如北京、郑州等地,鲜切花批发功能弱化,针对消费者的零售功能增强,市场业态更丰富,更加注重消费体验,盆栽集散中心功能强化;“小而美”的综合性市场数量会增加,扁平化趋势更明显;出现集花、鸟、鱼、虫、宠、购、娱、吃等一体的花卉市场综合体;具仓储功能、离花店客户近的分布式批发中心有望成为新业态;超市将成为花卉消费者日常消费的重要入口。
  线上市场(电商平台)成为花卉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鲜切花发展较快,盆栽有突破;线上模式多样化,还在不断进化;围绕消费者的2C平台将成为主流;生产标准化花束、提供标准花材的2C电商将成为新风口。
  市场服务及配套围绕供应链的产品品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成为供应链上所有角色关注的核心。花卉市场的信息化、数据化是供应链管理,市场运行、配套服务实现高效的重要手段。

北京盛华宏林花花市界

盆栽玫瑰生产温室

2022年6月22日 10:3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