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如何成为文旅产业新亮点

网站首页    风景园林    芳香植物如何成为文旅产业新亮点

  芳香植物是含有一定芳香性物质的植物,它不仅可赏可食,还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芬芳。目前,芳香植物凭借其优美的形态、芬芳的气味及出色的生态旅游价值,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芳香植物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文旅项目上的用量也不断增加。
  近日,上海上房园林植物研究所所长申瑞雪做客《中国花卉报》直播间,为我们揭秘如何用芳香植物打造“沉浸式景观”,为国内文旅项目赋能。
  据申瑞雪介绍,芳香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香氛、食用、药用价值,目前已被用于园林、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今后在乡村振兴、互动景观等方面可以大胆尝试,将其与特色农业结合,打造创新生态产业链。
  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和美化环境的作用,芳香植物还有医疗保健作用,部分芳香植物集营养、美味、保健于一身。作为美食制作中最容易出彩的调味料,芳香植物也给休闲农业的美食项目开发提供了可能———迷迭香煎牛排,柠檬香茅烤鸡腿,百里香烤小土豆……正是这些香草的加入,才让食材产生与众不同的风味,也让休闲农业变得更加多元。
  “除此之外,我们不妨将这种尝试引入农场项目,打造新的景观,创造新的机遇。”申瑞雪说。
  在这方面,上海金山奇果园是个成功案例。这里曾是主打猕猴桃采摘的家庭农场,每年的水果成熟季是主要的接待时间。
  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农场引进了30余种芳香植物,并设立芳香花园区域。随后,与香草相关的种植、拓印、纯露蒸馏、创意料理和烘焙等活动和课程纷纷展开,吸引了不少游客,也给农场的运营带来更多选择。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芳香植物为主导的主题乐园逐渐热起来。国外对此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国内也不乏成熟案例。
  申瑞雪介绍了两个以芳香植物为切入点的主题乐园———来自中国台湾的香草菲菲和薰衣草森林。他们以衍生产品作为支撑,扩大产业影响力。
  香草菲菲是一座芳香植物的花园温室,重点在于让人们能够现场体验,品味芳香生活。花园温室里种有多种香花香草,开设了
  DIY、餐饮、展示等体验项目。薰衣草森林更重视IP的打造,以薰衣草为主题,开发出许多衍生产品,包括个人洗护、饮料、香花盆栽等,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建立在上海崇明的汉萃芳香产业研发示范区是以芳香生物为核心的园区,致力于向大众呈现芳香生态旅游观光、芳香产品深加工体验、芳香植物精油提取工厂、组培实验室、品质检测中心、科普教育等功能。
  “我国目前进行开发和研究的科研院所不多,但大家已经认识到芳香植物的发展前景。”申瑞雪说,芳香植物在国内还没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若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不小挑战。
  首先是资源开发需要精进。虽然我国芳香植物资源众多,但其生产仍存在着品种混乱退化、种植技术粗放等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开发优良的种质资源。
  其次是科学研究亟待深耕。申瑞雪说,芳香植物涉及面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们熟悉的种类非常少。相比现有的芳香植物资源,我们的开发力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我国原生芳香植物资源有800余种,能够开发利用的约150种,但形成规模栽培和产业化的仅有薄荷、山苍子、香茅、香樟、薰衣草、重瓣玫瑰等20余种。
  而且,我国芳香植物的规模化产业还停留在原材料阶段,产品会通过国外深加工后再高价流回。也就是说,我国的规模化生产并未触及终端。根据我国的研究现状,大量芳香植物的科学成分尚处于未知状态,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才能提高其综合利用。
  最后就是科普认知仍需推广。芳香产业的推动离不开科普教育,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申瑞雪建议,在绿地设置芳香植物专类种植区域;在社区、学校增加芳香植物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课程;鼓励园林、园艺和农业等企业深入芳香植物的种植、加工、文旅、文创等领域,以提高大众对芳香植物的了解。

上海得丘礼享谷文化创意园内的屋顶香草园

可开发用于烹饪的香草植物

用芳香植物烹饪的美食

薰衣草森林销售的相关产品

本文图片来自“上房园艺学苑”

2022年7月6日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