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耐旱的大花飞燕草培育及养护要点
本文向大家介绍一款花园、花境中经常用到的植物———大花飞燕草。
大花飞燕草,也叫作翠雀,因开花时酷似一只只燕子停在枝头而得名。
大花飞燕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冷凉的气候环境,非常耐寒,但耐热性不是很好,所以在南方地区,多做一二年生栽培。
大花飞燕草品种比较多,有些相对低矮,植株高度35至60厘米,有些则比较高大,可长到180厘米,更适合做切花和花境的后景搭配。
大部分大花飞燕草都需低温春化,如果是南方地区,盆栽可以种‘蓝镜’,植株高度50厘米左右;地栽推荐“巨人”系列,高度90至180厘米左右,是优秀的切花品种。最重要的是,这两品种都不需要低温春化,南方可正常开花。
繁殖方法
大花飞燕草常用的繁殖方法是播种,也可以扦插繁殖,但比较少用。播种一般在9至10月进行,一般在28℃以下即可播种,播种后约3至4个月开花。北方寒冷地区,也可以在早春播种。
具体播种方法:播种应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如泥炭,也可以用育苗块,一粒种子对应一个小花盆,这样以后就不用分苗了。
发芽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需要7至14天,如果想要发芽快,可以提前催芽,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捞出来放在湿纸巾上,放在避光的地方,等种子长出白芽就可以播种到土里了。
直接播种的话,应先将育苗基质加水拌湿,如果用育苗块,需提前用水泡开,然后把种子撒在土壤表面,并覆盖薄薄的一层蛭石,约0.2至0.5厘米厚,主要是为了保湿并同时遮光。
飞燕草种子是嫌光种子,不覆盖蛭石也需要覆盖薄薄的育苗土,保持土壤湿润,直到发芽。
发芽后的养护管理
种子钻出土面后要及时见光,避免徒长,所以在等待发芽的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并用喷雾壶喷水保持湿度。
大花飞燕草在出芽后要逐渐增加光照直至全日照环境。幼苗期不用施肥,浇水需要等基质表面干了再浇。待长出真叶逐渐进入控水阶段,到长出4片真叶时就可以使用稀薄的液肥了,如花多多1号,稀释2500至3000倍浇灌或喷叶。
需注意的是,小苗的耐肥力较弱,开始时浓度应稀薄一些,往后逐渐增加肥的浓度。
大花飞燕草比较耐旱,但不耐水湿,长到4至5片真叶时,要逐渐控制浇水量,避免土壤过于潮湿,一是防茎腐,二是锻炼苗的根系,促进根系生长,此阶段也称为炼苗。
定植与肥水管理
当大花飞燕草小苗的叶子长到盖住育苗盆口的时候,就可以换更大的育苗盆了。如果是一盆多棵苗,在飞燕草长出5至6片叶子的时候就应该分苗,以免因密集导致缺光徒长。
分苗时,应尽量多带土,分出来的苗种在花盆里后,需要缓苗。原本一苗一盆的,换大一号盆时应带着原土团,换盆后无需缓苗,只需暂停施肥3至5天。大花飞燕草对土壤的要求不高,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比较适合它的生长,建议盆栽使用微酸性的透气土壤,可以自己配,也可以用通用营养土。
需要地栽的大花飞燕草,建议先假植在8至10厘米口径的花盆里,养到叶子满盆后,再带土移栽到地里。
大花飞燕草较耐旱,浇水应坚持干透浇透,不要积水。冬季温度0℃以上时,可以7天至10天追施一次生长肥,促进生长。同时应保持充足光照,大花飞燕草喜阳,稍耐阴,如能保持光照充足,生长得更健壮,春天开花花箭就会比较大,花朵更多。
越冬与度夏
大花飞燕草非常耐寒,可耐零下30℃的低温,所以越冬不用担心,如果想要冬天苗长得快一些,可以入室养护;如果是需要春化的品种,需要保持5℃左右环境1个月的时间。注意不要过度保温,以免影响春化。
大花飞燕草多年生,在春天第一茬花开完后,剪掉花箭,还会再开第二茬花,夏天不是很热的地区可以安全度夏,来年接着开花。但在江浙等南方地区的夏季,大花飞燕草通常会热死,只做一二年生栽培。
需重点提示,大花飞燕草在养护过程中不要打顶,否则会影响开花。若想要多开花,秘诀在于要保持肥水充足,养壮根系。
(本文文字、图片来源:蓝妖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