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季一直开到春天的花———山茶

网站首页    风景园林    从冬季一直开到春天的花———山茶

  记得小时候书里总是说,“等到春天,花儿才会盛开;唯有红梅傲雪不屈”。但事实上,看到红梅傲雪的机会真是不多,反倒是另外一种花,经常在长江以南的街头巷尾怒放,那就是山茶(Camelliajaponica)。这种颜色鲜艳、个大饱满的花朵,总是十分“反季”,让幼小的我觉得很诧异(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花儿也不太分季节,那就是月季)。

从冬到春一直开花

  如果单指某个特定的物种而言,中文正式名叫“山茶”的植物,就是山茶属中的一个物种,即C.japonica。这是个比较常见的观赏植物,从江南一直到四川、云南,都能见到。
  虽然山茶可以长成小乔木状,但是栽种用来观赏的时候,通常还是灌木的形态更常见些。不开花的时候,只能通过它的革质绿色叶片,大致判断出它是山茶属植物,远看绿油油的,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进入1月之后,山茶花开始开放,它的气质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山茶是常绿木本植物,叶片在冬季不掉落,所以开花时叶片也在。我很鄙视红配绿的色彩搭配,觉得又怯又俗,可是看到山茶花的时候,这种配色却一点也不让人反感。山茶的花瓣是红色的,但是由于叶片的绿色是深沉的墨绿色,而不是鲜嫩的绿,所以与红搭配,才没有给人以违和感。
  山茶的花瓣通常6至7片,整个花冠像一个敞口的浅杯子,花瓣红色,中间有一丛黄色的雄蕊。栽培的山茶花品种往往是重瓣的,就看不到这种雄蕊特征了,而接近于野生型的单瓣红山茶,就是这种红黄相间的配色,在寒冷的季节格外醒目。
  有一年3月初我去江南,正好遇到山茶花开。原本我以为,山茶花是冬天开放的花,就像蜡梅一样,天一暖,基本上花期就结束了,没想到桃花樱花等春花都开了,山茶花也还在红红绿绿地开着。《中国植物志》记载山茶的花期是1至4月,所以把它当作冬花或者春花,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观赏茶花并不只有“山茶”

  小说《天龙八部》里,段誉全然瞧不上王夫人的五色茶花,说这个品种叫“落地秀才”。这还不够,他告诉王夫人:“大理有一种名种茶花,叫作‘十八学士’,那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朵朵颜色不同,红的就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决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形状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
  此外,还有“十三太保”是十三朵不同颜色的花生于一株,“八仙过海”是八朵异色同株,“七仙女”是七朵,“风尘三侠”是三朵,“二乔”是一红一白的两朵。而且上述这些品种,花色都必须纯色,若是红中夹白,白中带紫,便是下品。
  如今看来,一棵植株上开出十余朵颜色不同的山茶花,通过嫁接也能实现,但未必有多优美。段誉絮絮叨叨,说出的很多山茶品种,有些是确实存在的,甚至是古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例如“十八学士”,如今所说的‘十八学士’不是嫁接出许多的颜色,而是花瓣非常多的重瓣品种,一朵花的花瓣大约在70枚以上,而且花是单色的。根据花色不同,还可以分为红‘十八学士’、粉‘十八学士’、白‘十八学士’。
  可这些山茶花的品种,就不一定仅仅来自C.japonica这个物种了。
  如今我们观赏的山茶花,可以分为三大品类:一是由山茶培育而来,为了便于表述和交流,在讨论品种的时候,山茶被称为红山茶;二是由滇山茶(C.reticulata)培育而来;三是杂交而来。
  这里有必要专门介绍一下滇山茶。它和山茶都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山茶在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而滇山茶就是原产于云南的。它们在山茶属中,都属于红山茶组(Sect.Camellia),滇山茶所在的亚组,子房被绒毛,山茶所在的亚组,子房不被绒毛。
  无论是红山茶还是滇山茶,培育的品种都有各种花色,当然杂交的品种花色更丰富。所以,依靠花色来区分山茶的种类并不靠谱。扒开花瓣看子房是否有毛,虽然可以区分红山茶和滇山茶,但对杂交品种而言,还是有可能混淆。总之一句话,想把这三大品类分清楚是很难的。
  唯独的例外是白色山茶花品种。通常只有红山茶培育的品种,才有稳定的白花,滇山茶和杂交品种都没有单纯的白色花。

山茶在他国的故事

  在日文里,山茶被称作“椿”(つばき,tsubaki),不过跟香椿这种植物毫无关系。有说法说日本人有些嫌弃山茶,因为山茶连着花萼整朵花掉落地上的样子,特别像是武士被砍头。但实际上这是幕府末期、明治时代的传言,早期的武士阶层对山茶还是多有偏爱的,特别是江户时代的武士家族,比如德川家的德川秀忠就特别喜欢山茶。当时的江户(今天的东京)流行着不少名种,甚至有些山茶花还以赏叶为美。神社、寺庙和私宅庭院都有种植,也有将山茶描在家徽上的。
  而山茶花的种加词japonica,其实也是“日本”的意思,这是双名法的发明者卡尔·林奈(KarlLinnaeus)亲自赐名的———德国博物学家EngelbertKampfer在日本第一次接触并描述了这种原本产自中国的植物。
  有趣的是,山茶的同属近亲、我们用来喝的茶叶的茶树(Camelliasinensis),其种名,是代表“中国”的sinensis,尽管野生茶树的起源地究竟是印度阿萨姆还是中国云贵地区,学术上还有争议。
  不管怎样,山茶属植物无论在观赏性还是实用性上,都算是古老东方的馈赠了。学名中的Camellia亦是林奈赐名,用来纪念波西米亚出身的传教士、植物学家GeorgKamel。很快,外形讨喜又易于栽培的山茶就变成了西方园艺的常见品种。
  林奈的学生从日本带回四株山茶,捐给英国皇家邱园。其中的一株后来被送到了德国德雷斯顿的皮尔尼茨宫,长到了9米高,它恐怕是欧洲最老、最大的山茶树了。山茶传到美国后,经过不断育种优化,甚至出现了抗寒品种,在纽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种植。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州花就是山茶。
  不过,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山茶周边,应该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了,女主角的装扮中总有一朵茶花。“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玛格丽特带的茶花是白的,而另外五天她带的茶花却是红的,谁也摸不透茶女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染上肺结核的女主角以悲剧收场,墓前摆满了白色的山茶。

接近野生型的单瓣红山茶

重瓣山茶品种‘Otobe’

重瓣山茶品种‘PinkPerfection’

山茶和滇山茶杂交品种‘情人节’

白色山茶品种‘DuchessedeBerry’

德国皮尔尼茨宫的山茶株型巨大
  (李欣整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23年2月23日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