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画中的花朝节
仲春二月,百花盛开,人们创造了一个诗意烂漫的节日:花朝节。
到了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花朝节。相传此日是百花生日,人们要举办踏青赏花、插花、拜祭花神等与花有关的游艺活动,替花神庆寿,春日气息浓郁。
近代郭则沄写的小说《红楼真梦》第四十五回,写到过花朝节时,大观园诸人要赏花,插瓶花、花篮,戴花,放出蝴蝶(和今天养五彩蝴蝶放飞一样),集中写出了节日韵致:“晴、麝、鹃、钏诸人,那几天只忙着在园子里各处采花,不拘草本木本,折枝移根,定要凑足了百种。好在太虚幻境气候与人世不同,四季花卉同时齐放,凑起来也还容易。或是盆栽,或是瓶供,或用白玉水晶盘养着。还有用竹根树根做成天然花筒,在墙上挂着的。把留春院几间屋子打扮得红娇紫姹,锦绕香围。那四儿跟着莺儿学的,也会把鲜柳条和各色鲜花编成细巧花篮。她又想个巧招儿,把四季的花按次序分成十二个月,每月归成一个花篮,都挂在那抱厦上,更是别处没有的。”后面写到还要配上百花菜肴,宴饮美餐。这正是花朝节的庆贺活动。
清代乾隆时的宫廷绘画中,有三幅画中体现了花朝节活动。佚名院本《十二月月令图》中《二月》一幅,就是花朝赏花图。画青山平野间、庭院里,春水绿波湉湉,红白杏花盛开。山径上,有文士们骑马游春赏花。庭院里,仕女们有携着幼子来围观荡秋千的,有在蔷薇花架下抱着绿釉瓷瓶插杏花的,有在阁子上对花刺绣的。文士们或对花而赏,或打开诗卷观览吟咏,一旁有童子扇炉火煎茶;或围坐于书房内讨论诗文,书案上一瓶杏花开得正好。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册》中,二月《杨柳荡千》一幅,绘杨柳新绿,红杏花开,仕女们忙着赏花、荡秋千。配二首题诗道:“东风二月拂人和,高架秋千红袖多。五色衣裳耀明锦,彩云相映掠空过。”“绿杨红杏媚春晴,才到花朝洲景成。闲斗身轻踏空舞,天风吹度珮琼声。”
佚名《深柳读书堂十二美人图》的《倚门观竹》中,绘制了一位女郎倚在园门边,竹荫下,专注地观赏园庭中的各种盆花。有春兰、山茶、月季、碧桃、红杏,花朵开得正盛,也是二月花朝赏花之意。
还有画花朝扑蝶会、十二花神的《祝花神诞》图,还有在花枝上挂彩帛鸟蝶等图的《百花生日》图等,都体现了花朝节场景。
也有在花朝节插瓶花或篮花,然后画下来,如晚清广州画家居廉的一幅《岁朝图》,画一件青瓷象腿瓶,插着红牡丹、绿萼梅,衬以寿石与石菖蒲、灵芝、水仙,自题“岁朝图·庚午花朝日,居廉”。用画笔记录下花朝的芳菲时光。
佚名院本《十二月月令图》之《二月》
佚名《深柳读书堂十二美人图》之《倚门观竹》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册》二月《杨柳荡千》
晚清画家居廉《岁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