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花店稳步增长电商零售发展迅猛 花卉零售市场迎来新机遇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头部花店稳步增长电商零售发展迅猛 花卉零售市场迎来新机遇

  “2022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为1986.8亿元,其中实体花店零售规模达900亿元,鲜花电商规模达1086.8亿元。”近日,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秘书长林巧玲在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园林绿化高峰论坛上分析预测,2024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215亿元。
  “我国花店业发展前景乐观,虽然2022年仅有20%的花店销售红火,但人们对花卉的需求正大幅度提高,花卉经营成热门职业,花店数量迅速飙升。”林巧玲说,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悦己经济”“她经济”快速发展,鲜花正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

 

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创新,实体零售业开始走出“寒冬”。从传统的手递手交易、多级批发代理商,到各大鲜花电商平台,新冠疫情加速了花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2年,全国线下花店客单价同比小幅增加,平均为180元。在深圳、广州、上海有56.2%的花店客单均价达到200元至300元。过去3年,花店客单价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开始变缓。精致的小花束、提篮花、多元素花束的转单量增速明显。
  “野兽派”是花店品牌里的“高奢”,其出品的花卉礼盒少则四五百元,多则近千元。虽然价高,却依然受到顾客追捧。
  从“野兽派”品牌诞生之初,“万物皆可为花”的理念就被执行得很彻底,咖啡豆、卷心菜、糖葫芦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新颖有趣的表现形式,很快让品牌有了自己的特色。
  “客户日渐年轻化,他们更偏爱此类精致、设计感强的作品,尤其是女性群体。”据艾媒咨询的调研资料显示,女性是主要鲜花消费群体,占比达61.4%。超过六成的鲜花消费者收入在5001元至15000元。二线及以上的城市是主要消费城市,人群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
  林巧玲说,除了创新产品,消费者对花卉的感情需求也日益提升。如花店“朝花阁”以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花文化为核心理念,以此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
  “当一个产品具备社会连接属性之后,就很容易走红。通过故事的讲述打造品牌,让消费者找到情感诉求出口,从而产生情感溢价。”林巧玲以2013年成立的Roseonly为例,该品牌瞄准中产消费人群,通过“一生只爱一人”的品牌故事,对玫瑰花艺品类进行营销。
  林巧玲建议,花店从业者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除了产品创新,更要关注故事和文化输出。同时,线下花店的从业人员要更年轻化,品位要更高,这部分经营群体可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深度传播,吸引高端客户群体消费。

 

线上线下融合带来新机遇

 

  新冠疫情3年,让很多人由线下购物转向线上,网购鲜花更快捷,更便宜,很多人也养成了用鲜花装点生活的习惯。消费者通过外卖、团购、抖音直播等线上渠道消费鲜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节日,这些平台的鲜花消费量都会暴涨。
  花店业务由线下转向线上,80%的花店商户表示愿意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以实现对花店的引流。
  2022年,深圳市跳舞兰科技公司为400多家实体花店提供数字化服务,企业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65%;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的“爱尚花艺”花店,2022年线上交易额超过3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700%。
  直播带货、社区团购、鲜花电商等平台为花卉零售带来超高流量,极大刺激了花卉销售,如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淘宝直播、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美团优选、盒马花园、天猫、京东、拼多多、花加、花点等。
  林巧玲分析,线下花店与电商融合运营能够获得更多的宣传和展示机会,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消费,也可以掌握用户数据,提升客户的维护与营销水平。但也有缺点,随着平台地位的逐渐稳定,对商户的扶持红利期结束,花店的获客成本将会增加。由于更多人的加入,在产品与服务竞争中还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造成消费者对鲜花电商市场的消极评价。

 

花卉业将呈现产销两旺态势

 

  2023年,花卉零售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放大将带动产能增长,花卉产业将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
  随着产地直播带货等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传统花卉流通体系将彻底被改变,越来越多的花卉生产者将直接进入零售市场。
  与此同时,线下销售也将复苏,预计实体花店数量将会增加。随着竞争加剧,零售行业将朝精细化、高效管理等方向发展。实体花店会继续与花艺美学生活、植物医院等合作,拓展经营新模式。“不仅仅出售鲜花,混搭咖啡、甜品、餐厅、家居杂货的花店会越来越多。”林巧玲说。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在2023年会有明显涨幅,将达到1279.1亿元,种类也从最早的花礼订购,增加到跨境电商、批发电商、各种花品电商、鲜花教学电商等,鲜花电商产业将进行新一轮的资源整合与闭环打造。
  林巧玲分析,2023年家庭鲜花消费将成为鲜花市场新的增长点,“互联网+鲜花”零售方式将会持续升级。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目前,国内花卉零售业依然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如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均衡、管理落后、营销方式单一等。对此,林巧玲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行业可以在产销结合中探索利润增长点,通过与加工制造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纵向联盟和横向合作,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比如线下花店可引入新的感官产品,推出“花厨+花宴”;服装业可以打造跨行业体验模式,“让消费者顺手带走一束花”等。
  二是通过发布行业白皮书,规范和约束行业产品和服务,通过提供高于标准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差异化打造。行业标准可以细分为基础通用类、质量等级类、生产加工类、服务类等。
  三是推出不同的产品销售模式。例如,面向家庭消费市场应以花店、商超等传统零售渠道为主;面向机构集团消费应发展花艺设计和花卉摆租等零售渠道;面向都市白领等新兴消费人群,应大力发展“互联网+”销售模式。

 


  (本文图片来源:花时尚)

2023年5月15日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