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产业发展迅速,国内育种成果颇丰
5月,是被誉为“彩虹女神”的鸢尾属植物的登场时间。蝴蝶花、黄菖蒲、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马蔺、溪荪、燕子花、花菖蒲……这些园林中常见的鸢尾属植物,开始绽放,花朵颜色多样,宛如彩虹。
近日,第四届全国鸢尾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海宁市国际花卉城召开,全国百余位鸢尾科研及应用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共探如何“让鸢尾走入千家万户”。
要爆品,更要好爆品
鸢尾产业发展(全国)创新联盟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院长赵宏波提到了两个重要数据,全国鸢尾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值近4亿元。
花色丰富、花型奇特、花期长、适应性强、富有文化寓意,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青林总结了鸢尾属植物的5大特色。这也是鸢尾属植物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一直以来,德国鸢尾颇受中国市场喜爱。德国鸢尾在中国进口鸢尾中销量排名第一,但种植效果却不容乐观。南京虹彩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利民解释,常见的问题有梅雨季节容易根系腐烂、盆栽不容易开花、价格居高不下、进口裸根苗容易干瘪品相不好、进口成本高等问题。
虽然问题不少,但是德国鸢尾还是凭借出色的颜值火起来了。网红店铺“鸢尾花世界”负责人沈艺侬提到,今年4月,德国鸢尾‘日耳曼’在小红书上因为一条短视频成为“爆款”。此外,还有卖得最好的品种‘多米尼·努瓦尔’,以及花友心中的NO.1品种‘爱普威’,均为花大、卷边、复色的品种,花美,十分上镜。
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与线上业务总裁曹青丹认为,一个品类的爆红是从其“爆红”品种开始的,然后会逐渐扩散到其他类似特性的品种。比如绣球‘无尽夏’、朱顶红‘阿弗雷’、月季‘龙沙宝石’。鸢尾属植物也应该精选符合市场的优势品种作为主力,摸清品种特性、完善品种资料、完善供应体系、降低成本和零售价格,以此引导消费者。
育种工作取得进展
近年来,在鸢尾育种、应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从业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自育鸢尾品种于2011年首次完成国际登录,至今共登录371个品种。2022年登录数量最多(114个),其中,花菖蒲新品种数量最多。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高亦珂成功选育出多个具有二次开花特性的德国鸢尾品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王玲成功解析了燕子花的变色分子调控机理,有助于实现花色基因调控育种。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朱旭东成功引进和推广了荷兰鸢尾系列品种及其栽培应用技术,推动实现了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江晓钰展示了鸢尾在企业园林工程案例中的应用效果,打造了多个网红景观;沈艺侬3年来销售鸢尾品种200多个,销售额300多万元;扬州言蹊花卉总经理彭路清大批量生产鸢尾切花,去年栽植荷兰鸢尾、德国鸢尾近百万株,亩产值12万元以上,产品受到许多花艺师追捧。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鸢尾产业发展(全国)创新联盟主办,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丽彩园艺有限公司承办。
西伯利亚鸢尾‘糖伴’
可以二次开花的德国鸢尾品种‘芝士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