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黄化症”知多少

网站首页    风景园林    园林植物“黄化症”知多少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绿化中,金叶女贞、金叶榆、金叶槐等枝叶为黄色或金黄色的彩叶植物丰富了园林绿化的色彩,装扮出靓丽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当街边的银杏树叶全都呈金黄色,随风飘落时,“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上述植物从春季萌芽长叶至秋冬季叶片发黄脱落,属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在园林养护中,常常发生植物非正常的“黄化”现象,轻者生长不良,观赏效果变差;重者叶黄叶枯提早脱落,甚至出现植株死亡。这种非正常的“黄化”现象表现各异:有的是从新生叶部位开始发黄,有的是从老叶开始发黄;有的叶片发黄而不脱落,有的发黄后很快脱落;有的是整张叶片褪绿发黄,有的则是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黄。

 

如何准确判断植物出现非正常发黄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科学救治?这是广大园林养护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归纳了园林植物枝叶非正常“黄化”的常见原因和解决办法,供园林养护者参考。

 

植物“缺素”引起黄化

 

也可称为生理性黄化。当植物体内缺乏一些营养元素,植株就会发生枝叶黄化现象。植物缺少不同元素表现出的黄化症状亦不相同,如缺氮、缺镁会出现中下部老叶黄化;缺钾会出现老叶叶尖及边缘黄化并焦枯等。在苗木或花卉生产中,缺铁性黄化症最为常见和普遍:缺铁会出现新生叶黄化,先期叶脉保持绿色,叶肉组织褪绿黄化,后期整个叶片发白,因失去光合作用而变褐坏死。这种“缺素”往往与土壤和栽培管理因素密切相关,防治缺素性黄化症,需遵循“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防治。

 

侵染性病害引起的黄化症

 

也可称为病理性黄化。当植物的根系受到病菌或根结线虫侵染后,会导致根系腐烂,引起吸收障碍,植株因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元素供给而产生叶片发黄的现象。另外,当植物感染病毒,也可能引起枝叶黄化斑驳,如海棠、月季等植物枝叶感染病毒后,就会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现象。

 

气温不适合引起黄化

 

植物生长受到气温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在秋冬季或早春,植物遇低温逆境可能会产生冷害或寒害,引起叶片发黄;当夏季植物遇高温干旱期,植物体内水分缺乏会产生生理干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株叶片发黄或枯焦。另外,冬春季的干冷风也会导致植物叶片失水发黄,如北方多风区域种植的常绿植物在经过冬季后,往往叶片发黄或焦枯,就是“风吹水”所引起的。

 

土壤因素引起植物黄化症

 

1.植物吸收的绝大多数营养元素来自于土壤,当土壤中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时,植物无法吸收足量的营养,就有可能导致叶片发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只要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另外,土壤中的某种营养元素过多,会影响其他养分的释放,导致营养元素不平衡,也会产生缺素黄化症。养护者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或者根据植物表现出的缺素症状有针对性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以应对植物黄化症的发生。

 

2.土壤显碱性会导致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降低,并导致植物吸收不足,引起黄化症。如在碱性土壤环境下,铁、硼、锌、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都会逐渐降低,使得植物因缺乏这些营养元素而产生黄化现象。常规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或增施酸性物质(如硫酸亚铁等)来调节土壤碱性,降低土壤pH值。

 

3.当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过高(超过2g/kg)时,对很多植物而言盐分含量就已偏高,会导致植物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从而导致黄化现象的发生。当土壤盐碱含量均超标时,植物更容易发生黄化症,不合理的施肥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使植物生长不良。养护者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及工程措施,减少土壤盐分含量。

 

虫害危害引起植物黄化症

 

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植物叶片,会导致叶片发黄,如受蚜虫、红蜘蛛、叶蝉、介壳虫等危害后,均可导致叶片发黄;地下害虫如蛴螬啃食植物根系,会导致植株水分和养分吸收不足,产生生理黄化现象,严重者可致植株死亡;蛀干害虫危害苗木后,也可能影响植物的水分与营养传输,引起植物黄化症的发生。

 

防治虫害引起的黄化症,需要分清虫害种类,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管理,确保受害植物及时恢复。

 

水分管理不当引起黄化症

 

可称之为“水黄”。一是缺水黄化,在植物养护中如果管理不到位,浇水量不足,植物经常出现缺水现象,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引起植物生长缓慢,枝叶发黄,提早脱落。

 

二是土壤水分过多而黄。生长在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容易积水等区域的植物,根系容易发生水分过多或积水现象,根系易产生沤根或烂根,也会发生叶片发黄、提早脱落的现象。

 

植物栽植过深导致发黄

 

植物深栽,一方面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使根系失去吸收动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根系积水现象的发生,深栽往往是引起新栽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施药不当引起植物发黄

 

农药施用应当做到科学合理,有些人为了追求用药效果盲目加大使用量,导致植物枝叶受损,轻者叶片发黄,重者产生灼烧斑点甚至枝叶枯焦。特别是使用除草剂,要求更为严格,不能随意加大浓度使用,施药后的喷雾器应当彻底清洗干净,否则再喷洒其他药肥时,极易产生药害,引起植物发黄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施肥不当引起植物发黄

 

在园林养护中,给植物施肥特别是根施复合肥时,若直接将高浓度肥料撒施于土表,且一次施用量较大,施肥后浇水不及时或浇水量不够,就容易因肥料浓度过高引起烧根烧苗,导致植物产生黄化或枝叶焦枯现象。因此,养护者应坚持薄肥勤施、科学施肥的原则,避免对植物产生伤害。

 

当养护中发现植物枝叶表现出非正常“黄化”现象时,我们需要从温、光、水、气、肥、土壤病虫害发生、用药用肥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采用排除法,准确找到发生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黄化症。

 

y24244d.jpg

盐碱地种树,容易发生黄化现象

 

y24244e.jpg

白皮松深栽,松针发黄,提早脱落

 

y24244f.jpg

栀子花“缺铁”黄化

 

y24244g.jpg

龙船花患根结线虫病导致黄化

 

y24244h.jpg

积水导致牡丹植株发黄

2023年8月8日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