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插荷,尽显灵动自然之美 —— 中日流派荷花插花荟萃( 上 )

网站首页    花店花艺    名师插荷,尽显灵动自然之美 —— 中日流派荷花插花荟萃( 上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正值盛夏,酷暑难耐之际,唯有那池塘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令人神清气爽,诗意顿生。荷花插花,贵在那一股逸气,颇有灵动自然之美。

 

王国忠:不伤自然,生生不息

 

荷花在古时也叫莲花。荷是负荷的意思,从荷叶的外形看,它细细的茎干支撑着大大的叶子。莲则是指“连”,即荷花开花时,莲蓬就已经和花长在一起了,所以莲花注定要成“正果”。

 

荷花虽美,养护却不容易,在家里可以用水管给花、叶的茎里注水。为了防止水流失,古人还建议用泥封住切口处。一般荷叶的持久度由叶子的成熟度来决定,可是,人们往往在插作时,只管叶子的大小,却忽略了其成熟度,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

 

“我插荷叶时,一般不在荷叶上加工,以不伤它原有的样子为原则。剪叶子时,带上一点点的藕,一起插作,也能让作品持续更长的观赏时间。”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说,中国传统插花,秉持的就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理念。

 

h44245a.jpg

王国忠作品

 

倪志翔:用点、线、面构图插作荷花

 

夏天的荷花亭亭玉立,是荷花最美的季节。站在荷塘边看荷花,会发现它们远离岸边的植物,独自在水中央,有一种“远离喧嚣”的高贵气质。

 

“我插荷花的时候,构图一是来源于荷花古画,二是观察自然,去荷花塘采风。”东方自然风创始人倪志翔说。野外的荷塘一片绿色,荷花仿佛漂浮在水面,若有一阵清风吹来,荷叶、荷花以及含苞待放的花苞,高低起伏,千姿百态。

 

一株荷花中,包含着典型的点、线、面元素:莲蓬、荷花、花苞是点,荷花、荷叶的茎是线,宽大的荷叶则是面。如何在插花中用好点、线、面构图呢?

 

先从点说起,对于花苞,倪志翔习惯于把它藏在叶片的下方,露出一半“小脑袋”,给人增加一种想象力——这个花苞能穿过叶片吗?这种想象力给作品增添了意境。对于盛开的荷花,一般会把它完全展露出来。

 

再说到线。荷叶远看基本都看不到茎,但它的茎是非常美的,如何把它表现出来?“我主张把荷叶尽量集中于作品的上方,把茎的线条凸显出来,茎不能完全直立,也不能与其他茎平行,否则会给人呆板的感觉。”倪志翔说,池塘里荷叶的茎,很多都是两两对应——要么是上面分开,下面合拢;要么是下面分开,上面合拢,这些都为插荷造型的多样性提供了灵感。

 

最后说到面。荷叶的叶面在插作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作品上方,二是在水面上漂浮一些腐叶。“荷叶在作品上方表现最多,其次是水面上的叶片,而作品中间的荷叶是最少的,这样就不会遮挡住作品下方的线条,影响亭亭玉立之美。”倪志翔说。插荷时,点、线、面每一个部分都要能独立呈现,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构图。

 

此外,在池塘中,荷花与水草之间的构图也是很美妙的。张大千画荷的时候,特别强调水草的部分,比如狗尾草、芦苇等,用它们来衬托荷花的高贵。这也是插荷可以借鉴的。

 

h44245c.jpg

倪志翔作品

 

谢晓荣:拍荷、插荷,得其神韵

 

“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每年六月,花艺大师谢晓荣都要去北京莲花池公园拍荷、插荷。仔细观察荷花的各种生长姿态,在相机里呈现不同的构图和主题。时间长了,荷花的各种姿态汇集在她的脑海中,对插荷很有帮助。

 

荷叶形态比较特殊,叶的顶端宽大,能够承受水流的冲击和风雨的吹打;下面小叶初露水面时呈卷曲状,随着生长慢慢舒展开。荷叶生长到五六片时,植株会萌生花蕾。插荷时,应尊重荷花的生长规律。

 

h44245e.jpg

谢晓荣作品

 

杨玲:自然性与装饰性,各有千秋

 

插荷时,保鲜非常重要。在日本小原流花道名师杨玲的教室里,插荷不会用市场上买来的切花,而是选择盆栽荷花。在插作前现场剪切、注水,让花和叶的保鲜时间更长。

 

“初学花道的学员,要注意给荷叶茎部注水不要过度,否则会让荷叶水分过于饱,叶片变得很重,不易造型。”杨玲说。

 

小原流插花,有偏自然性的表现,也有偏装饰性的。插作自然写景花时,要考虑到荷花和其他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关系,用尊重自然生态的原则去插荷。

 

插作偏装饰性的作品时,要将荷花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各自的形态特征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叶子的纹路、肌理,花茎的线条等,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静妙之美。插荷,移境入室,以花明心,这也许就是夏日插荷的浪漫之处。

 

h44245j.jpg

杨玲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者)

2023年8月10日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