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插荷,尽显灵动自然之美 —— 中日流派荷花插花荟萃( 下 )
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幸好还有荷花,无论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都为暑夏带来了几丝清凉和几分诗意。
禅花门:突出灵动,少带匠气
小暑正是荷花上市的季节,插荷花应特别注意灵动感,少带匠气。造型以直立或微斜状为主,让人感觉虽静犹动,无风却似微风过。
塘中荷花常见枝枝平行竖立,插花艺术讲究高于自然之美,因此插作时要强调根部相对聚拢,好似从一处生长而出。这一点瓶插容易做到,大盆造景常有几个立足点,形似分散,但每个点不同植物的根部还是相对集中为好。
荷花插花创作中,常有大荷叶高高在上,小叶在下,这是取了塘中荷叶自然生态的特征。荷喜欢在阳光普照下生长,接受阳光多的叶子长得更茂盛,故大而圆的荷叶往往成为塘中佼佼者而高高挺立。看似头重脚轻,实际上是自然现象个性化的表现,插作时根据作品需要,注意这一特点,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灵动感。
插荷花也可以配枯木、树皮或石块,似人造山崖,让写景作品更有野趣,虽是一枯一荣,但十分自然和谐。
禅花门插荷多用同色花或同色系花搭配,色相单一更显作品清疏,给夏日带来阵阵清凉。
禅花门作品
郭少静:可以传统,也可以时尚
日本池坊花道名师郭少静,总是喜欢在野外拍摄荷花,相机里有福州金山寺的荷塘,有乌镇清晨的荷花,还有日本的荷花。她每个季度都去的日本京都府立植物园里,也有一片荷塘,冬季寂静无声,夏季一片生机。
那些层叠的、开放度不同的莲叶,带着露水的莲蓬,清晨的花瓣,都被她呈现在花艺作品里。
荷花的花、叶或果实,搭配其他具有夏季风情的植物,如麦冬叶、松虫草、嘉兰等,可以表现出清凉或热烈之感。荷花插花既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时尚。
郭少静作品
静香:夏日最美的风物诗
荷花是6月花神,被喻为“溪客”“静客”,也是小原流插花夏季最爱用的花材之一。根据装饰环境不同,可以选择青瓷、青花瓷、柴烧等器具插作,呈现荷花的不同风貌。荷花可以搭配水生植物,表现水边的清凉感,也可以搭配石榴、枇杷等文人题材的花材,表现文人雅趣。
小原流插制荷花时,首先叶子和花都需要做保水处理,一般慎用色彩,以层层叠叠的荷叶为绿色背景,表现万绿丛中一点红。卷叶和花也常“配套”使用,让花叶之间有细腻的过渡。随着时间推移,插荷花会从花苞用到盛开的花朵,然后是莲蓬,秋天的残荷也别有一番韵味。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在杭州小原流花道名师静香的花艺课堂上,每每插制荷花,学员们总是欢声笑语,沉浸在荷花带来的清凉感中。静香觉得,荷花插花是夏日最美的风物诗。
静香作品
觉简花塾:写形、写景、写意
在杭州觉简花塾,学员插荷会从荷的生长状态入手,以其浮叶、卷叶、立叶、衰叶、枯叶的变化来表现时节;以花苞、花朵、莲蓬表现未来、当下与过去。
写形、写景、写意,是三种插荷的方式。写形,要重点突出荷花与荷叶的表情与姿态;写景,要重点把握荷的生长状态与花材的组合;写意,则要以荷的文化内涵、名家诗句与绘画为线索,展现荷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觉简花塾尝试用烫切加注水的方式做荷叶保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取开水一壶(也可用保温杯)和一个耐高温的容器。
2.将剪切的荷叶插入盛有开水的容器内约3至5厘米,5分钟后,再放入水中养护。如果是新采荷叶会有白色汁液流出,并持续冒泡,约5分钟后冒泡减少或停止后,可进行上述处理。
3.荷叶插作前,水切至所需的长度后,注水使用。经过试验,大部分荷叶的保水时间可延长1倍以上。
觉简花塾作品
东方撒艺:游刃有余的“全能”花材
荷花是一种“全能”主题花材,既可以做佛前供花,也可以用于民间插花;既可以做文人插花,也适合插宫廷花。
东方撒艺插荷通常使用撒的技法来固定花材。木本植物茎干上剪切下来的枝条,就是做撒的最佳材料,与插花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撒可以通过灵活的搭配组合,调整结构形式,适合各种插花容器。
东方撒艺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