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新品种合同违约案一审宣判,被告赔偿 25 万元 ‘博大蓝’开启植物新品种维权之路
过去5年,国内最畅销的切花绣球品种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博大蓝’。
近日,‘博大蓝’育种人、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杨月季公司”)创始人杨玉勇状告种植商合同违约纠纷案一审胜诉,被告须支付品种权使用费25万元。
这一判决,对国内植物新品种研发、新品种权保护和维权,均意义重大。毕竟,‘博大蓝’现在至少能占到国内切花绣球市场60%的份额,销售高峰期时甚至能达到80%,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次悔之不及的授权
2014年,昆明一家绣球种植商,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被告找到杨玉勇,想买绣球新品种种苗。双方于2014年5月和2015年3月,先后签订了两份种苗购销及技术服务合同,涉及杨玉勇选育并获得国家林草局授予新品种权的3个绣球新品种——‘博大蓝’‘湖蓝’和‘姹紫嫣红’。
按照合同规定,该种植商只有所购买那批种苗的种植权,未经许可不能私自繁殖,且需按照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支付品种权使用费。
截至2019年末,被告原本应支付的费用超过100万元。但在2020年3月底,被告找到杨玉勇,申请减少2017年至2019年的品种权使用费,减至每年10万元,双方经过协商签署了《欠条》,约定3年的品种权费为30万元。
当天和次日,被告通过微信向原告方工作人员分3次共计转账支付5万元,但剩余的25万元迟迟未付。最终,杨玉勇决定起诉这家种植商。
包括此案在内,3年来,围绕‘博大蓝’的违约或侵权,杨玉勇将3家种植商分别告上了法庭。其中,两个案件一审胜诉,还有一个已庭外和解。目前,其中一桩侵权案已进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正在等待判决结果。
虽然法律上的维权结果令人满意,但对杨玉勇来说,只能算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因为种植商违约销售种苗,大量盗繁的‘博大蓝’早已充斥市场。
只知“大海蓝”却不知‘博大蓝’
每当夜幕降临,有“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之称的昆明斗南花市内总是人声鼎沸。这里每年能卖出上百亿支鲜切花,全国每10支鲜切花中就有7支来自斗南。‘博大蓝’也在其中,只不过被换了个名字,被叫作“大海蓝”,粉色花的则被称作“大海粉”。
斗南花市的绣球馆里,几乎每家商户都在销售‘博大蓝’。夏天正值绣球花期,商户们生意不错,品质好的A级‘博大蓝’能卖到每支10至12元,价格要比同级别的其他绣球品种高。
“非常好卖!”一个绣球批发商介绍说,自己每天至少能卖几千支“大海蓝”,有时候客户要提前预订才有货。
早在2016年前后,“大海蓝”就已经慢慢火了起来,直至近几年稳稳占据国内切花绣球的头把交椅。在斗南花市经营多年绣球的商户也只知道“大海蓝”,而对‘博大蓝’这个名字却闻所未闻。
历时6年辛苦培育的新品种,铺天盖地般被侵权盗繁,而育种人不但没有获得专利费,就连品种名也被“偷梁换柱”。“这不仅仅是对‘博大蓝’单个品种的侵权行为,对国内花木产业发展都会产生长久且负面的影响。”杨玉勇说。
侵权到底伤害了谁?
能成为国内切花绣球“第一品种”‘博大蓝’的优秀有目共睹。
‘博大蓝’花冠特别大,最大的时候可以到40厘米,花色呈迷人的海蓝色,瓶插期长。成熟植株高90至130厘米,花茎粗壮、硬挺、直立、不倒伏。常规绣球品种一年生植株只能开2到3朵花,‘博大蓝’能开4到5朵花。抗性好,一般气候条件下不用喷药,对白粉病和灰霉病抗性极强。
越是优秀的品种,越容易被侵权,这已经成为国内育种人共同的痛。选育出‘博大蓝’,杨玉勇用了6年时间,而盗繁只需要一个月。别人只关注到杨月季公司选育出大约100个绣球属新品种 (15个已获国内新品种权,3个获欧盟新品种权)和上百个蔷薇属新品种(50多个已获国内新品种权,1个获欧盟新品种权),却没关注到今年68岁的杨玉勇为收集种质资源,一年行程5万公里去野外考察。
作为杨玉勇代理律师的河北好望角律师事务所律师于仁春,也是2016年“美人榆”维权案的代理律师,这一案件对国内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
十几年来,于仁春律师经手的植物新品种维权案很多。“虽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育种家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但维权依然艰难。”他表示,资金、时间到举证和鉴定等,维权成本依然很高,很多育种人因此而放弃。
品种权得不到保护,自育品种不敢卖,国外品种不敢来,阻碍了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一些外国公司明确不向中国大陆销售绣球新品种。也有公司为了防止被盗繁,销售前会做防扦插处理,但仍有盆栽绣球被盗繁。
而对每一位消费者来说,买不到更多更美的花,也是一种遗憾和损失。
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明确了植物新品种在流通环节也受到保护。这将大大推动产业链条中更多环节的从业者,提升品种权保护意识。今年2月20日,由杨月季公司等7家昆明花卉企业自发组成的花卉新品种研发与保护联盟,就是为了推进落实植物专利权保护。
“现在已经找到一些品种权意识较好的种植商和交易平台合作,下一步将采用拍市代收专利费模式。”杨玉勇表示,他会继续做新品种选育,也会持续维权。法律赋予的合法权益,品种权人有权利和义务加以维护。
绣球‘博大蓝’
斗南花卉市场热销的绣球‘博大蓝’
杨玉勇在绣球基地
(本文图片来源:花卉新品种研发与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