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秋季苗市盘点
北京房山:苗木首次销往京外
张大伟:北京华源盛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20多年,既做苗木生产也接园林工程,对行业有深刻认识。
今年秋天,北京房山地区苗木行情“再创新低”。乔木类产品只有零星成交量,部分产品价格下降了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来询价的客人也几乎没有了,这更让生产者们觉得“看不到希望”。
3米高的白皮松,前些年价格为1800元。今年最低的成交价居然只有200至300元,还是品质很好的苗子。白皮松长到3米规格需要15年,这个价格完全是赔钱卖。再比如胸径15厘米的元宝枫,之前单株售价高达3000至5000元,今年则降了60%左右,即便如此,销量也不乐观。相对来说,流苏、七叶树两个树种市场表现较好,也只体现在价格下调幅度较小,约为同期的七成左右,但成交量也严重下降。
过去,北京的苗木几乎不“出京”,一个因素就是本地生产成本较高,价格在其他省市没有优势。现在价格降低了,不少苗木也有往河北销售的,上半年京内土地“两非”整治的时候卖得挺多,下半年也有零星销售。不过河北部分城市也要开始新一轮“两非”整治了,估计周边地区的苗价还要受冲击。
造成现状的原因也很明显,一方面,新增大体量的园林绿化项目少了,地产市场也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资金周转不畅,苗子买得少了,再加上土地“两非”整治导致苗木大量甩卖,价格也乱了。
两大传统市场缩水,“家庭园艺”被从业者认为是新的机会。大量苗木“蜂拥”至家庭园艺领域。
其实大部分苗木产品是不满足家庭园艺市场需求的,而且目前,北京地区这一市场的体量较小,即使产品合适,对消耗库存也起不了太大作用,除非提前有布局或进行产品形式的调整。
现在,房山地区剩余的苗圃面积约为三年前的一半,剩下的从业者都在靠之前的积累维持苗圃日常运转。至于苗圃内部的调整与转型,受市场萧条现状的影响,生产者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进行。彻底转行,苗圃难以脱手变现,而且,苗木是多年的心血投入,有些舍不得离开。
大家只能继续观望,期待行情变好转。
辽宁开原:造林榆树苗价格高于金叶榆
王宇:辽宁开原市绿动园林苗木繁育基地总经理、“铁岭市十佳农民”“铁岭市致富带头人”。
今年秋季,开原地区种植量最大的灌木类产品行情可谓“一落千丈”。
以裸根苗为例,密枝红叶李扦插苗从春天的2元降至1.2至1.3元,金叶榆则从1.3元降至0.8至0.9元,红叶李和水蜡降幅更大,分别从1.2元降至0.4元,0.6元降至0.2元。相较裸根苗,营养杯苗价格降幅较小,在20%至30%之间。价格下调的同时,所有花灌木的销量并不理想,好多家根本“不走货”。
过去开原生产的花灌木,新疆能消耗60%,下半年,新疆多地严格开展土地“两非”整治,腾退老苗圃,也没有新建圃,大大影响了销路。同时,辽宁、河北等地工程量缩减、苗价混乱,也没人扩大生产,需求持续走低。
常规产品市场低迷,这两个方向却值得关注。
一是三北防护林等地开展造林工程,带来了大量的造林苗需求。需求树种种类很多,包括沙棘、五角枫、山杏、红柳、黄柳、白桦、榆树等。造林普遍要求杯苗。上述品种的杯苗开原一直有生产,但规模不大,下半年几乎都处于售罄状态。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同规格的杯苗,榆树苗的价格为1.2元,而金叶榆苗只有0.9元。这是苗木品种首次败给了原生树。
在此背景下,开原本地部分生产者开始转型生产造林苗,但要注意,大量造林需求只会持续三年,从业者应紧跟国家政策,做好生产计划。大部分人还在坚守花灌木,他们看好明年开春的新疆市场,毕竟新疆的绿化需求还很大,即使本地无法生产,也要从外地采购,到时势必会带动开原行情。
第二个异军突起的市场是切花。最近两年,云南的切花销售商会在开原采购绣球、红花麦李(珍珠李)、珍珠绣线菊(雪柳)的切花、切枝。开原的产品价格便宜、品质好,很受欢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雪柳切枝,大概有80%来自开原。
根据不同品质,一根雪柳切枝的售价在0.2至0.5元之间。在今年的行情背景下,按切枝卖雪柳要比卖珍珠绣线菊绿化苗挣钱。家庭园艺市场的旺盛,催生了本地生产者自己在网上直播带货,同时,开原的切花、切枝类产品往沭阳等地的销量也有增长,发展势头还很强劲。
河北定州:苗圃腾退催生新业态
张占立:冀苗联会长,定州禾沁园林董事长,从业10多年,熟悉苗木市场,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的见解。
大家整体有个感受,就是苗市的“冬天”会很长,“春天”非常遥远。
秋季定州的苗木价格较春天又降了很多,整体下降了一半以上,达到了三年最低。前几年“价格战”主要在农户与小苗圃之间开展,现在,中型、大型苗圃都开始降价出售,苗木价格市场仍然混乱且面临着进一步冲击。
今年春天,胸径15厘米的白蜡售价平均700至800元,秋季降到了500至600元,个别产品300元也卖,还都是精品苗。胸径15厘米的绚丽海棠去年价格能达到2000至2200元,今年春天降到了1500至1600元,秋天则只有1300元,个别产品上车价甚至低到了500元。
价格较高的树种包括大规格元宝枫和丛生黄蜡。胸径8厘米的元宝枫价格能有2万元,9米高的丛生黄蜡则能卖到18000元。因为在圃苗稀缺,虽然价格也有下调,但市场还可以。
销量也大大下滑了,去年行情也不好,但定州不少苗企培育容器苗、断根苗,夏季反季节移栽用得多,销量也还可以,今年无论季节、无论品种、品质,所有苗木需求都缩水了,大部分苗圃销量下降只剩两三成,好一些的能维持在去年的一半。
当地的苗圃生产面积在缩减,很大一部分是自主退地的。有一个苗圃200多亩地打包出售,折算下来,胸径15厘米的白蜡只卖180元。类似的低价抛售还有很多,不少苗子都当“柴火”卖了。往年的出苗季都是挖树机忙,今年,挖树机工人清闲了,粉碎机则供不应求。
行业里还出现了两种新型“采购方”,一种是“包地块”的,来自北京、天津等地,他们把整个苗圃买下来,品质好的树假植到当地的苗圃,不好的直接卖木材。打包价当然很低,但对于运转困难、着急出手的苗圃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另一种是西北的大型绿化公司,趁低价囤点好苗子,为当地工程储备。他们可能会带来100万元至200万元的大单子。
看起来,苗木生产者的大洗牌进程越来越快了,当下生存是最重要的。从业者们该对自己产品进行分类,促销一部分,以维持日常资金运转,另一部分则该形成长远规划,关注造型、品种的差异化,为未来市场做好储备。
天津蓟州:绿篱苗量价齐升
杨淑琴:2009年度“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从事苗木经纪人工作22年,在当地苗木圈颇有名气。
秋天,本地苗市行情相比之前更加低迷。京津冀三地工程量明显减少,用苗量还不足3年前的五分之一。大小苗圃大量退出,只剩高峰期的三成。我所在的村子,以前土地大都种苗木,现在就剩我一家了。行情好时,我同时要给十几个工地供苗,现在就剩下两个工地,用苗量也不大。
大约7年前,本地苗圃从山东买了大批胸径1.5至2.5厘米的白蜡、国槐、栾树小苗,这批苗木严重积压,目前规格小的胸径13厘米,大的胸径20厘米,但基本上无人问津。一些苗子已经被粉碎成锯末做家具,绿化苗的价格也被压得极低。
胸径15厘米的白蜡二级苗4年前卖2500至3500元,今秋卖150元;同规格的国槐去年同期虽然走量不多,但价格还能卖到500至600元,近期大幅降到150元左右。胸径8厘米以下的法桐、白蜡、千头椿、复叶槭等本地已经基本断档,但报价仍低到5至10元。
部分观花亚乔木行情尚可。一级山桃地径8厘米的卖200多元;地径8至9厘米的碧桃出圃价也有200多元。这几种苗木行情上涨,主要因为新冠疫情前积压量很大,同规格苗几十元也没人要,大量苗子被毁,现在供不应求。地径14至15厘米的太阳李往年能卖到700至900元,近期精品苗卖300至400元。
绿篱苗中,胶东卫矛行情表现优异,高度60至70厘米的苗子,往年大约卖0.5元,今年最高峰卖到了1.7元左右,而且供不应求。小叶黄杨行情也不错,高度40至50厘米规格的往年大多卖0.7至0.8元,贵的时候卖1.2元,今年卖到2元左右,甚至长到高度30厘米就卖出去了。北海道黄杨价格一直平稳,高度2米的苗子,近几年都卖10元左右。金叶女贞走量比较慢,价格也略有下降,高度60至70厘米规格的春天卖0.7至0.8元,近期降到0.5至0.6元。针叶树行情同样处于低谷,精品苗也难有销量。高度5米的白皮松去年同期卖1500元,近期降到700元左右;高度4米的油松一级苗也从600元左右降到500元左右。
河南鄢陵:庭院苗木、花境植物需求增长
姚树新:河南鄢陵花木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昌市花卉协会副会长,从业30余年。
今秋本地苗市行情很不乐观,往年同期,我们市场里都是车来车往,春季高峰期每天能有700多辆运苗车,而现在也就大约100辆车,10月至今,有些树种一棵没卖出去。周边几乎没有工地开工,更不要说大项目了,来采购的大都是补栽小苗、庭院绿化这种小订单。目前一些从业者已经在观望,如果明年春天行情还是如此,他们就要退出了。
大乔木行情最为低迷,尤其胸径15厘米以上的,不但需求很小,而且因为是挑剩的苗质量不高,苗农开始低价抛售。法桐、栾树、国槐、五角枫等目前没法报价,能卖出去就不错了。胸径8厘米以上的如果是精品苗,可能还稍微能卖出去一些。胸径18厘米的栾树,近几年都是卖980至1050元,近期降到450至500元,这个规格的苗子打直径1米的土球,成本就要200至300元,算下来简直就在当柴火卖。金叶复叶槭被打成木渣,每亩地可以收入1500元,卖苗则根本卖不出去。
针对庭院绿化的造型苗、观花亚乔木行情相对好一些。其中,小叶女贞造型苗通过网络销售,高度2.5米、7个云片的能卖250至300元。本地改良过的造型红梅已经被市场认可,地径7至8厘米的卖价在350至400元之间,波动不大。
绿篱苗是各类苗木中行情相对较好的,每天都有销售。考虑到成本、种植习惯等因素,鄢陵原本并不生产绿篱苗,大多从萧山等地调入,但因为今年只有这类苗木行情尚可,而且本地也在发展设施农业,所以开始有苗圃生产此类产品了。高度40厘米、冠幅20厘米的红叶石楠价格在0.5元左右;同规格金森女贞价格0.6元左右。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南天竹等行情也比较稳定。
下一步鄢陵花木产业的发展,园林园艺化是必然方向。针对终端消费者的庭院苗木、花境植物,未来比较有前景。从苗圃自身来讲,仍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优质苗、精品苗,相关主管部门、协会也应该对苗农进行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市场引导。
山东泰安:小苗断档,常规苗木价格走低
赵迎旭:泰安市苗木花卉协会秘书长,泰山花木信息中心主任,2015年度“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
近段时期,泰安苗木产区受两大因素影响,价格非常不稳定。一是耕地“两非”整治之下,部分农户要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基本农田,开始卖苗清地,也有部分苗农借机低价清理苗木,造成苗木价格持续走低,多低于成本价出售,甚至苗木产区内出现了很多免费清地的专业队伍。辛苦几年培育的苗木,随着机械的进入,很多苗农与这个行业就告别了。二是受大环境影响,苗木销量、价格持续走低。尤其对大型苗圃来说,地租和人工是固定主要成本,增收难度加大,大多苗企入不敷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入秋以来,泰安常规苗木价格继续走低,其中高度4米的白皮松卖300元,高度3米的跌到90元,高度2米的仅卖8元左右;北美海棠系列,无论分枝点高低,价格都有明显下降,地径10厘米的上车价120元左右,分支点高一些的在180元左右;樱花需求量较大,早樱用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地径10至18厘米、分支点1.2至1.8米的,几乎每天都有一定采购量,地径10厘米的售价在360至450元之间,晚樱价格一般,同规格苗大约180元。
国槐、白蜡、法桐等大乔木的工程苗同比价格几乎腰斩,胸径10厘米规格的均价在80元左右,胸径15厘米的也只卖220至240元。高度2.5至3米的丛生金银木、丛生紫荆、丛生丁香、丛生紫薇等需求量相对较高,但价格也较往年下降30%左右,比如高度3米的丛生紫薇价格在220元左右。
与此不同的是,今秋采购小规格苗木的客户有明显增加,尤其是胸径4厘米左右的榆树、樱花、北美海棠、红叶李、紫叶李、黄栌、元宝枫、栾树、法桐、山杏、山桃等,由于苗农育苗积极性不高,已出现小规格、常见品种断档现象。
虽然各种原因导致大量苗木被低价处理,但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行业的触底反弹周期和生态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仍然是苗木人适应新业态发展的不懈动力。行业一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机会将留给有准备的苗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