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冬季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2023年冬季,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持续雨雪降温天气,给牡丹、芍药主产区(包括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的生产者们造成一定损失。如何防范灾害性天气对牡丹芍药栽培,尤其是对设施栽培的影响?
针对牡丹芍药的不同栽培模式,特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措施:
露地生产管理措施
入冬以后,露地栽培牡丹植株地上部分会进入浅休眠状态。按正常生产流程,露地栽培芍药地上部分也应该已经完成修剪。为避免极速降温对露地牡丹芍药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修剪覆土及时进行牡丹冬剪和清园工作,对秋发(受小阳春影响)的牡丹要重剪,保留其下部二芽,明年春天可正常开花;芍药则应在低温雨雪前完成覆土防寒工作,覆土厚度应在5至10厘米,覆土后轻轻拍实。
2.施冬肥肥力不足、地力较差、长势较弱的牡丹芍药抵抗力相对较弱,应及时施入有机肥或饼肥,增强抵抗能力。
3.灌溉适时进行冬灌,踏实土壤,稳定地温,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对刚栽植的牡丹芍药,新根生长不多,根系没有扎牢,根部进入冷风,会严重影响成活率。最好在根部多封土,将枝条下部封入土中,增强抗寒抗冻能力。
设施生产管理措施
低温雨雪、冰冻对设施栽培影响更为明显。年宵花期间是牡丹产品销售的重要时期,催花牡丹在温室中发芽抽枝后,幼蕾嫩弱,对低温极为敏感,受寒后易回蕾,严重影响盆花品质。芍药进入温室栽培阶段后,更是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更要关注气象预报,针对断崖式降温、雨雪天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1.加固设施提前对设施钢架、棚膜等进行检查加固,备好保温被、草苫等物资以及热风机等加温设备;必要时设施内可增加二道幕以提升保温效果;雪后要及时扫除设施屋面、顶部积雪,防止对设施结构造成危害。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控制棚内夜间温度,及时加温。温度在6℃以上,牡丹芍药可正常生长;尽量增加光照时间,连续阴雨天应利用补光灯定时补充光照;尽量减少浇水施肥,如必须进行则优先选择滴灌进行水肥同施;棚内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严格控制棚内湿度,及时通风;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
重剪后的牡丹
(本文作者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