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成都世园会彰显国际范、烟火味、未来感—— 传承园艺文化 共享绿色生活
古树参天、奇花异石、亭台楼阁、绣球花两岸盛放、小桥下流水潺潺……如果不是空气中飘来阵阵火锅香味,你一定会以为自己置身于一座设计精巧的公园。
这座“火锅公园”是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成都世园会”)温江分会场的展区之一。美景与美食的组合,让园内每天座无虚席,哪怕在非就餐时间,打卡拍照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与成都这座城市一样,本届世园会既国际范与未来感十足,又充满了浓浓烟火气。记者感受到,通过成都世园会的举办,园艺已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展世界园艺生活大观
据介绍,成都世园会主会场集中呈现了500余种特色植物,包括60余种四川本地植物如芙蓉、蜀葵、牡丹等,珍稀植物如珙桐、桫椤等。
在众多国内城市展园中,观众既可以观赏特色的植物与造园手法,又能切身感受各地的人居环境与文化特色。
如上海园中,在二层露台上布置半枝莲、宝石花等多肉植物,呈现上海弄堂里屋顶起伏的意象,还原了市民在屋顶和露台上休憩、接触自然的场景。屋顶下是一间小小的咖啡馆,这里既是喝咖啡的好地方,也是世园会主体建筑锦云阁的一处极佳观赏点。
成都园是本次展示面积最大的展园,园区四周地势高、中心低,宛如一个“微缩版”的四川盆地,主体建筑“花居”位于“盆地”最低洼处,从四周道路俯视花居,如一朵芙蓉花盛放。设计师利用“花瓣”屋檐下的空间,设置了专供游人休憩品茶的竹林空间,游客可以在成都本土珍稀植物与被誉为“三朵金花”的芙蓉、蜀葵和牡丹打造的园林景观中休闲品茗,感受成都市井生活的包容、自由与松弛感。
本届成都世园会还建有39个国际展园,传递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风貌与园艺特色。如英国伊丽莎白园中,东方山羊豆、夏风信子、鲁冰花、耧斗菜等植物随地势错落分布。拾级而上,进入坡顶的欧式小木屋,一幅英式乡村田园画卷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打造城市生活新场景
据介绍,从4月26日至10月28日,在186天的会期里,成都世园会共计划举办2000余场主题活动,平均每天超过10场。除了花卉园艺方面,这些活动还涵盖了城市交流、非遗展示、科技、音乐、美食、儿童活动等多个方面。
在园区内的“天府眼”摩天轮下,是占地8650平方米的月牙沙滩和4300平方米的阳光草坪。这里毗邻绛溪河,背靠天府眼,风景优美,是各类活动举办的重要场所。如在端午节期间,这里举办了“花YOUNG”沙滩音乐快闪、端午河灯祈福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成都世园会提供了一个园艺的舞台,大家在这里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参与到美好人居、诗意栖居和公园城市的畅想中来。”成都世园会总规划师黄聪说。
据了解,世园会闭幕后,主会场将成为免费开放的公园。主创团队在设计之初已经规划了继续留用的场馆及未来功能,比如成都园内的花居将变成婚姻登记处,新人还可以在此周边举办小型园艺婚礼。
“成都世园会位于天府新区的核心位置,希望以后能持续为天府新区的发展赋能,成为城市的‘新引擎’,让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感受到园艺生活的美好。”黄聪说。
拓展花木应用新模式
成都世园会首次创新采用“一主四辅”会场建设格局,除了东部新区的主会场,还设立了温江川派盆景、新津现代农艺、成都花卉苗木、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主题分会场。
在郫都分会场,国际花卉品牌馆、成渝地区花卉产业成就馆、花卉园艺场景馆等主题展馆错落分布在成都春天花乐园中,集中展示花卉产业的创新发展、成果成就及运用。看花、买花、逛花园,世园会开展以来,郫都分会场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7万人次,春天花乐园最高单日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零售交易额增长了200%。
成都花乐园扎根花卉产业已有26年,公司董事长林瑛介绍说:“多年来,春天花乐园顺应消费者喜好与市场趋势,探索花卉新零售业态。爱花爱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庞大,对花卉人来说,探索如何提供合适的产品与消费体验场景,机会还非常多。”
有“金温江”之称的温江分会场,自开展以来源源不断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花木从业者考察团,也吸引市民前来打卡参观。作为成都老牌花木主产区,这里既保留了传统花木产业的雄厚实力,也在不断创新拓展花木产品的应用场景。
川派盆景博览馆内,既有由国家级川派盆景大师胡世勋耗时四五十年制作的精品盆景,也有制作周期短、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的小微盆景。花木博展馆中,使用来自全国的优秀花木产品造景,打造了“爱丽丝梦游仙境”“枫树传奇”等特色园林景观,几乎每棵植物、每组植物景观上都挂着二维码,可以直接扫码联系生产者,实现了展销融合。
本文开头提到的“火锅公园”则是一家典型的“苗圃变景区”的代表,苗圃负责人周航使用苗圃内原有珍贵树种,运用自己丰富的园林造景知识,打造了移步异景的火锅公园,并带动了周边一系列花园餐厅、花园咖啡厅的建设,在优美的园林
环境中用餐,已经成为成都的“新时尚”。
“过去,温江的花木匠人兢兢业业,培养出一批特色花木,制定了苗木标准。现在,苗二代、苗三代们在坚守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给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四川省成都市花卉协会景观苗木分会会长、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协会秘书长祝鸣川说。据介绍,世园会闭幕后,温江分会场将持续引入特色动植物,依靠本地花木产业特色,持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融合花园与各种消费场景,开展儿童科普、研学与各类“园艺+”活动。
郫都分会场建设体验式园艺消费场景
位于温江分会场的“火锅公园”
成都园-应用特色乡土植物打造川西园林景观
竹子主题景观呈现成都饮茶文化
鸟瞰成都世园会主会场
(本文图片来源:成都世园会组委会陈美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