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转型撬动文化市场

网站首页    花店花艺    花艺转型撬动文化市场

“鲜花零售价格日趋透明,花店靠卖花赚钱已经越来越难了。融合各种文化形式,通过沙龙培训和活动策划开拓市场,对花店主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广东省河源市漾花艺生活馆主理人钟云珍说。

 

河源市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漾花艺生活馆曾经是这里的龙头花店。去年业务转型,变身为一家花艺工作室,以承接大型活动策划为主,业绩更加出色。

 

爱花姑娘回乡创业花艺沙龙成新时尚

 

钟云珍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曾经在深圳开了一家20平方米的街边花店。前两年的业绩并不好,后来她凭借做事认真的态度获得一位大型地产公司负责人的信任,将新楼盘的样板间花艺业务交给了她。

 

从每周换花到签订总金额20万元的年度合同,钟云珍的小花店靠这项业务盘活起来了。她看到了花卉行业的前景,开始潜心研究花艺,通过学习名师林惠理的西式花艺以及名师倪志翔的东方自然风插花,她掌握了丰富扎实的花艺技术。

 

2014年,钟云珍带着在深圳积累的花店经营经验回到了家乡河源,开起一家中高端品质的花店——名花坊。作为旅游城市,河源不仅有一些大地产公司,也有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通过努力,钟云珍承接了地产公司的样板间插花业务,并将其拓展到五星级酒店。

 

之前的经营经验告诉她,开花店不能局限于“守店”,要多出去学习,开展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原本就爱好广泛的钟云珍学习了茶道、香道,又接触了沉香、古筝和品牌茶具。“我与当地文化领域几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老师经常沟通交流,尝试把茶艺和花艺结合,也曾探讨服装、色彩学和花艺的关联。”钟云珍说。朋友们的店各具特色,他们会轮流去各家的店里做沙龙活动,合作默契而愉快。

 

慢慢地,地产公司旗下一些物业公司为了回馈客户,开始请钟云珍承办花艺沙龙。随着举办沙龙活动经验的增加,她拓展出地产公司新楼开盘、周末暖场活动的花艺、茶艺和其他手工沙龙等业务。“我是当时河源市第一个专门做花艺沙龙培训的。”“客户需要的不同类型沙龙活动形式,我们都有资源对接。”钟云珍说。

 

她还以公益讲座的方式深入到当地的 文化馆、图书馆,为不同规模企业的员工做花艺沙龙培训。“文化馆的培训班每周都开,每次都有四五十人;图书馆的花艺培训班则是每月两次,每次15至25人。”钟云珍说。

 

这项合作持续了好多年,参与过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每逢节日,他们常邀请钟云珍去做花艺沙龙。随着河源市花店的竞争日益激烈,钟云珍开始把重心放到企业的团建花艺沙龙上,由此延伸出茶艺沙龙和读书会。

 

到了2016年,“河源市多数大型企业、机关单位都找我做过花艺沙龙。名花坊生意好的时候,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00万元。其中70%的业务来自于企业客户。”钟云珍说。

 

花艺衍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策划

 

早在几年前,钟云珍就发现单纯的花艺沙龙在河源市的体量已经渐渐饱和,竞争对手也开始出现。如何将现有的业务推陈出新?2018年开始,她将楼盘、银行的拓客和暖场活动以花艺沙龙为核心向外延伸,设计出中秋节月饼、端午节粽子的DIY,永生花台灯、扇子的创作,中药养生锤、艾草锤的制作等活动。慢慢地,客户群中几乎所有文化类的活动策划都会交给名花坊。

 

“河源是一座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加上与客户多年合作的基础,我们又 推出古筝、书画等雅集活动,整合艺术家组织大家参与文化活动。”钟云珍说。

 

她还带着学员体验不同民宿,走到户外,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美学。2022年11月,钟云珍为当地日报社策划了一场记者节活动。她找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山中民宿,跟当地村民协商后,砍伐了一些竹子,就地取材,创作了20多件东方自然风插花作品,作为场景布置。参与的记者穿上汉服拍照打卡,观看茶艺和花艺表演,并亲手制作了中式插花作品带回家。整场活动品位高雅,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

 

“转型带给我最大收获的是2022年,那一年很多花店同行的生意很艰难。虽然当时我把零售业务压缩到业务总量的20%以下,一年内承接大大小小的活动却有200多场。”钟云珍说。

 

早在2020年,钟云珍就将名花坊转交给学生经营,自己则创立了更符合当时业务类型的漾花艺生活馆。两层楼的店面共两百多平方米,包含茶室、花艺沙龙教室等。去年底,钟云珍又将生活馆关闭,在自家别墅成立了花艺工作室,不再经营鲜花零售。今年到目前为止工作室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了300万元。

“我喜欢花艺,立志要把花艺的‘根’守好,同时也会开展多项业务,让经营走 得更长远。”钟云珍说。

 

h34304a.jpg

花艺美陈设计

 

(本文图片来源:钟云珍)

 

 

2024年9月27日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