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石蒜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举办—— 产业化发展带动石蒜保护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第三届全国石蒜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举办—— 产业化发展带动石蒜保护

夏末秋初,正是石蒜花怒放的时节。近日,第三届全国石蒜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围绕石蒜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开发、药用成分研究、种球和切花生产、园林应用以及花文化等主题展开交流。

 

研讨会同期,中山植物园举办了石蒜花艺展和第二届石蒜品种展,150多个新优种(品种)亮相,美丽奇特的花朵令参观者眼前一亮。

 

本次会议现场还展示了该园标本馆珍藏的六幅我国最早的石蒜标本,最早的距今有100年以上历史。

 

遭遇灭绝性采挖野生资源亟待保护

 

石蒜属植物是东亚特有植物,目前发表的有30余种,我国有20多种,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这是我国的石蒜产业化发展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

 

“石蒜花型独特、花色丰富、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的鲜切花、盆花及园林景观配置材料。”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表示,我国石蒜产业在育种、生产和管理标准化、多功能开发应用和花文化的内涵挖掘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大力探索和积极开发。

 

与此同时,对石蒜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野生种群资源却面临着严重威胁。资深花友李泽国介绍,华东地区是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但实际上主要仅集中分布在江苏省宜兴市、宁镇山脉,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的大别山和皖南地区等地。石蒜野生资源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天然杂交种的母本被严重破坏。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在一些原生地,长筒石蒜、海滨石蒜、忽地笑、中国石蒜等已遭到了灭绝性的采挖。”李泽国表示,石蒜属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非常容易杂交,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天然杂交种。这些天然杂交种非常丰富、差异也很明显,其中许多种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可以直接选育扩繁推向市场。灭绝性采挖将导致无法产生新的种或者优秀个体。

 

与会者纷纷表示,石蒜野生资源保护首先要针对安徽石蒜、巾箴石蒜、短蕊石蒜等稀有种类进行立法保护;其次要严禁商业性采挖与灭绝性采挖,野外采集主要用于建立母本园、育种或商品化生产,采集量要适度。

 

各地的植物园在石蒜种质资源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汪仁介绍说,中山植物园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石蒜属种质资源的调查及科研工作,目前已建立了石蒜观赏和药用功能综合开发利用平台,近年来先后获批省级和国家级石蒜属种质资源库,并在植物园内建立了专类园和展区,同时成功培育石蒜新品种39个。

 

完善产业化发展展示石蒜之美

 

近几年来,石蒜在市政绿化、林下花海中用量不断增加,作为鲜切花的需求也有所上升,但产业规模却明显不能匹配。大力发展石蒜产业将非常有利于这种美丽植物的保护。

 

10多年前,江西省德兴市荣兴苗木有限公司开始石蒜产业化生产,近两年种球开始出售,除了花海建设等景观绿化项目,还有不少苗圃购买种球投入生产。今年仅五六月份,荣兴苗木的石蒜销售额就超过百万元。

 

石蒜花型奇特、花色艳丽、品种丰富,因此,近几年其作为鲜切花的发展潜力也开始受到重视。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石蒜育种专家潘春屏介绍说,长筒石蒜、陕西石蒜、鹿葱、猬岛石蒜、忽地笑、湖北石蒜等都比较适宜做切花。

 

菏泽嵘耀之星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超平表示,石蒜的花期为7月至9月,虽然填补了夏季开花植物少的缺憾,但高温带来的货损大、开放度不好控制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同时,如果能在2月至5月、10月至12月,这两个节日多的时间段有石蒜切花上市,石蒜鲜切花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h24305d.jpg

石蒜‘夏日清新’

 

h24305c.jpg

亭城石蒜‘雨天’

 

h24305e.jpg

安徽石蒜‘黄玉’

 

(本文图片来源:王忠)

2024年9月29日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