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提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网站首页    苗圃苗木    景观提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根据《上海市生态空间建设和市容环境优化“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将公园数量增至1000座以上,并新增绿道10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力争建成两千座公园城市。

 

园林发展已经进入从“扩量”到“提质”的新阶段。习惯了“大刀阔斧”的园林人,是时候改变工作方法与方向了。

 

近日,2024第二届(上海)园林园艺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园林景观产业资源对接洽谈会在上海举办,大会主题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再升级”。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原工会主席侯雅芹在开幕式上致辞。业内专家、学者、园林花木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城市园林工作重点的转变

 

2023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提出,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聚焦提高“城市绿地服务功能”。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住建部科技委园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忠杰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及最近三年住建部重点推进的工作,分析了园林行业当前的新形势。

 

“城市更新时期,园林绿化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需要持续做好存量改造提升、增量结构优化。”王忠杰说,相对应地,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将产生大量需求。他重点提到了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配套公园的建设以及“公园+健身”“公园+文化”的创新实践。

 

王忠杰用一组数据说明了群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2020年中国成人人均体育消费为1758.2元,老年人为1092.2元,较2014年分别增加789.8元和588.2元。公园内空间敞开、植物丰富、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游人密度低,是开展休闲散步、慢跑、跳舞等各类健康运动的好场所。功能性公园的建设需求会越来越多。

 

同时,王忠杰还建议探索示范园林绿化低碳零碳建设,加强园林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利用,引导支持行业智慧化、信息化发展。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为营造宜居城市环境提质增效。

 

艺术与效率并存

 

无论是存量市场的升级改造,还是增量市场的景观建设,未来园林项目的尺度更小、要求更精、工序也将更复杂。既要求质量与美观,又要求统筹与高效,也因此对园林园艺人提出了美学与工学的更高要求。

 

在嘉宾分享的环节,上海北斗星景观设计院院长虞金龙以上海已完成的公园改造项目为例,通过介绍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公园的特色,诠释了如何把自然美学融入城市更新中。

 

“未来的城市公园,应该将城市规划、市井生活与自然之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城市公园的更新,在植被层次、搭配提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造景手法,将文化、情感、历史等内容有机融合,从而满足多维需求和多元的生活场景。

 

上海鲁胜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上佑、上海龙大花卉苗木盆景产业园董事长郭阿龙、国际花园中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李诚、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荣、上海张向明花园设计事务所负责人张向明等,分别就园林花卉企业、花园中心与特色公园、造园企业的管理运营及业务开展运营管理作了主题报告。

 

其中,张向明根据多年的花园建造经验,建议针对庭院花园等小型项目,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流程与规范,从而提高效率,增加项目利润。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圆桌论坛、园林产业资源供需对接洽谈及“全国十大庭园景观植物之星”颁奖活动。活动同期,组委会组织参会嘉宾前往上海当地的特色苗木基地——棕投园林苗木基地、场景化花卉基地——福檀花卉基地、颇具特色的园艺中心——上花园市民园艺中心与大型景观公园——世博文化公园参观考察。

 

园学教育负责人张雷介绍,当前园林 园艺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举办本届大会的 目的是通过活动促进行业对话,架设起园 林行业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 促进产业链中的资源要素流动,推进园林 产业更新迭代,引领园林企业高质量发展。”他说。

2024年10月15日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