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珍稀古器邂逅繁花劲草

网站首页    花店花艺    当珍稀古器邂逅繁花劲草

从战国的青铜器到明代的景德镇瓷器,原本陈列在博物馆的珍贵古董,邂逅了繁花劲草,仿佛焕发了新生,与多彩的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插花作品。

 

这是近日在重庆市两江贝岭博物馆举办的“松风铸舞”东方花道展上的情景,策展人为馆长刘莉,所有展品均出自花艺名师郑巧雪之手。

 

“当我受邀到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这家小而精致的博物馆展出的藏品竟有1000余件之多,其中从战国一直延续到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古董器皿,或斑驳苍古,或温润含蓄,仿佛有一眼千年之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激情。”郑巧雪说,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深情的故事,足以惊艳岁月,抚慰人心。

 

以器为用,是对造器人最大的尊重。当郑巧雪的思路与博物馆主人达成这样的共识,这场花道展就拉开了帷幕。“松风铸舞”主题中,松风表达的是秋冬的季节感;铸,指的是这些年代久远的器皿,因为曾被用心铸造才得以传世;舞,是指用花道手法做出灵动的表达,让作品呈现如行云流水般的动感。

 

用古器插花,绝不能破坏文物。“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千年古器,它们价值珍贵,我在插制的过程中非常谨慎。”郑巧雪说。

 

战国青铜器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暗淡斑驳,它摆放在恒温外加抽湿机的玻璃展柜里,不能移动。郑巧雪只能进到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插花。为了防止外来空气大量进入造成氧化,她每插一枝都要出来审视插制角度、调整技法,每完成一件作品都要快速进出展柜好多次,花材选取的都是干花和永生花。

 

古陶器、瓷器是不能放水的,也不能使用任何固定技法,因此所有花型都采用了自由式风格,用塑料管保水;也不能使用过重的枝材、叶材,这些都是这次创作的难点。

 

郑巧雪很明确,这次插花不仅要展现花艺之美,更要展现珍稀器物之美。插花先赏器,自己首先要读懂器,才能进行插花创作。

 

有一件明代青花缠枝的莲纹瓶,瓶颈部绘莲纹,并带双耳,这种造型在同时期同类器物里非常少见。瓶身绘有蕉叶纹和回纹装饰,腹部绘缠枝牡丹纹,寓意富贵吉祥。青花发色偏淡,器型端庄秀美,是当时少有的佳品。她在创作时选用了寥寥3支花边兰草和两朵秋英,以极简、极雅的方式去烘托器皿的文静、端庄和秀美,效果极佳。

 

还有一件魏晋时期的青釉堆塑龙纹魂瓶,它的堆塑内容十分丰富。堆塑是一种造器手法,就像浮雕一样,让装饰从瓶身凸出来。“我看到瓶身上有很多飞龙在天的造型,还有飞鸟异兽环绕着瓶身,以及手牵手载歌载舞的人群,让人感觉古老的民俗文化场景仿佛鲜活地复活在眼前。越是仔细观察,就越是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所感染,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体验。”郑巧雪说,这样的瓶在博物馆只有两件,这一件是大的,有70厘米高,非常轻薄,因此用它插花难度相当大。郑巧雪用叶子穿孔的手法,表现出电影胶片的感觉,寓意时光穿梭,让观众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

 

展览期间,博物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惊叹于古老的器皿竟然能够以如此鲜活的方式呈现。“繁花盛开于馆藏千年历史的古物之中,这正是传统文化复兴和回归的一种体现吧。”郑巧雪说。

 

h34313e.jpg

《春生》(花器为汉代陶罐)

 

h34313f.jpg

《红酥手》(花器为汉代青铜蒜头瓶)

 

h34313b.jpg

《小雅》

 

h34313a.jpg

《小青花》(花器为明代青花缠枝莲纹瓶)

 

h34313c.jpg

《大礼》(花器为青铜四羊角鼎仿品)

 

(本文图片来源:郑巧雪)

2024年11月28日 15:2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