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专稿——花店园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一镇一品”特色明显—— 花卉业提质升级迎新机
消费端需求不断变化,产品同质化严重过剩,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电商市场竞争激烈,面对新局势,花卉产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24年,花卉人经历了很多挑战,他们为产业提质升级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努力,也焕发出无比坚韧、强大的力量。
销售额小幅下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盆花和鲜切花市场呈现价格走低、销售额下降的现象。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花卉产业生产规模总体平稳,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24年3月,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市呈贡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8月,“北京·丰台花园城市建设大会”上推出《花卉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促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旨在帮助涉花企业发展壮大,促进花卉产业提档升级。
在产品结构上,名优花卉和优质花卉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占比均有所提升,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盆花品种数量不断增长,新优、小众品种持续增多,顺应线上销售趋势,耐储运、易包装、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不断出现。鲜切花种植品类越来越丰富,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新品种进入市场的成熟期缩短,国产产品大有替代进口的势头。
高度重视种业振兴知识产权意识加强
在政策引领下,产业持续加大对花卉种业的研发投入,推进自主创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不少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花卉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产业树立了榜样。
如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 责人杨玉勇,选育绣球新品种20多年,申 请新品种110多个,热门品种‘博大蓝’在2024年共销售4000多万支,销售额达3 亿多元。
南京艺莲苑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跃生培育出300多个荷花新品种,占全球荷花新品种数量的四分之一,共有20个新品种投向市场。2024年有9个新品种首次上市,单日销量约500支。
优秀育种者也在尝试创新形式展示育种成果。如2024年底,云秀花卉举办了首届自主研发新品种推介会,展示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与该企业联合研发的43个月季等花卉新优品种,具有花香淡雅、花色丰富、花型层次好、刺少等优良性状,还兼顾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势,适合无土栽培设施农业应用。
线上市场规模扩大价格竞争引发关注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模式拓宽了鲜花绿植的销售渠道,花卉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3月,《淘宝天猫鲜花园艺消费趋势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淘系鲜花园艺产业用户数持续3年增长,成交额则主要由园艺植物和园艺用品贡献。
作为美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产品成为各大线上平台的重点发力对象。2024年7月,美团闪购举办即时零售鲜花生态大会,从体验、商品、经营、营销四大维度发布全产业链升级解决方案,计划帮助超20万家花店对抗波动、少走弯路,建设专业、丰富、高效的花店经营生态圈。
线上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低价促销、高价炒作等行业乱象。线上价格内卷严重,引发从业者担忧。如主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朱顶红,其价格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被一再压低,市场上出现大量9.9元的低价朱顶红,不仅扰乱了产品价格体系,也打击了从业者引进珍稀品种和自主选育新品种的热情。
面对线上销售的严重内卷,商家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取得了不错成果。如一些直播间采取“一物一拍”的销售模式,打破低价竞争。他们挑选造型绿植并搭配不同风格花盆来提升产品溢价,打开家居消费市场,做得好的店铺年成交金额可达1300万元。
“一镇一品”特色明显这些品类受市场欢迎
2024年,花卉产业呈现出产业带越发集中和“一镇一品”特色越发明显两大趋势。如昆明鲜切花、佛山蝴蝶兰、广州红掌、潮州陶盆、洛阳牡丹、菏泽芍药、如皋盆景、苏州月季、绍兴国兰、金华佛手和茶花、漳州水仙和三角梅、龙岩茶花、成都绣球和桂花等。
在众多花卉品种中,低维护产品受到广大花园主欢迎。小红书上超500万人围观“低维护花园”,养护要求低、易爆花的三角梅及抗病虫害强的月季品种销量增长。朱顶红、百合、风雨兰、紫菀、垂筒花等低维护球宿根植物逐渐流行。
至于阳台园艺,开花时只见花不见叶、有“爆花机器”之称的花卉品类是消费者的心头好,如酢浆草、球菊、矮牵牛、玛格丽特菊等。
室内植物领域国潮风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体现东方美学意韵的中式植物。此外,承载情绪表达的植物成为职场人的选择,比如“放青松”“不梨不弃”“拒蕨内卷”“节出青年”等表达情绪的植物创意产品,圈粉越来越多都市消费者。
消费者对于花盆的需求从实用性转向美观性,如景德镇的手绘花盆等,单价高达四五百元甚至两三千元,仍不乏消费者买单。
家庭园艺肥料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有机肥、水溶肥、控施肥、液体肥、免稀释肥、海藻肥、微生物菌肥等,消费者追求专业和细分的肥料种类,如绣球肥、月季肥等。此外,盆托、自动浇水灌溉等品类也有较好增长。
花展形式不断创新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在市场拓展上,花卉企业积极参加各类花卉展会,包括公园文化节、景区主题花展、大型综合展,以及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举办的花卉新品种展示会等,加强合作、拓展销售的同时,也加强了细分市场的开发力度,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如2024年5月举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参与。展会现场展示花卉新品种超过500个,涵盖鲜花、盆花、花园植物、网红热植等多个品类。此外,展会还聚焦产业发展,增加了鲜切花品种展示,有近200个鲜切花品种集中展出。
粤港澳大湾区花展、上海(国际)花展、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等大型综合展不仅专业化程度高,琳琅满目的展品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在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此外,世界花园大会、首届中国家庭园艺展览会等花展则在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方面下足功夫,取得了不错的展览效果。
在海外市场拓展上,一些花卉企业成功出口花卉产品至国外市场,实现了国际市场的突破。2024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优良植物新品种国家创新联盟携手杭州沃尔德园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征集了国内26家单位共104个我国自育新优植物品种,参加了一场国际花卉园艺展会。新优品种通过展板、画册、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其独特魅力,引发国外育种企业关注,我国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政府与协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为花卉业发展带来了广阔机遇,在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和消费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业必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对此,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名优花卉品种;加强市场拓展,提高市场份额;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关注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市场趋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顺应线上销售特点,花企纷纷推出小型化、耐运输的花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