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菜市场发现菖蒲新物种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贵州菜市场发现菖蒲新物种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龙春林团队在国际期刊《植物纲要》上发表了一个菖蒲属植物新物种——山柰(nài)菖蒲(AcorusshannaiC.L.Long&Z.Cheng)。有趣的是,该物种是团队师生在菜市场里发现的。

 

名菜里常见的陌生植物

 

论文第一作者、团队博士生程卓表示,他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菜市场调研时,发现了一种与金钱蒲形态相似的民间香料,当地人称其为山柰,龙春林教授让他揉搓后闻闻味道,发现它能散发出一股茴香气味,而且味道非常浓烈。

 

在“酸汤鱼”“牛瘪火锅”等贵州名菜里,山柰都是重要的调料,放到菜肴里能去掉腥膻味,当地人还经常用它炖肉。

 

“我们追踪菖蒲属植物30多年了,它 很特殊,是单子叶植物最基部的类群,单 属成科并成目。此前被学界承认的我国菖 蒲属植物只有两个种——金钱蒲和菖蒲。”龙春林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团队就发 现了山柰菖蒲,先后有十几名研究生参与 了研究工作,只不过一直没有确认它是不 是新物种。

 

此后,团队多次在菜市场里见到它,采用代谢组学和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手段测试后,终于确定它是一个新物种。观察其形态特征,会发现山柰菖蒲果实有明显的背缝线,并且叶柄基部呈紫色,苞片也比花序长很多。这些都和此前发现的物种不同,团队根据当地叫法命名它为山柰菖蒲。

 

龙春林强调,一种我们平时很熟悉的调料也叫山柰,就是广东白斩鸡里的作料沙姜。沙姜是姜科植物,而山柰菖蒲是菖蒲科植物,两者同名不同物。

 

新物种发现意义重大

 

当地百姓世代使用的植物,怎么还是新物种?龙春林解释道:“‘新物种’是指‘在科学上首次发现并被描述命名的物种’。它一般在此前从未被科学认知、在学术界并未作为独立物种描述命名、没有被合格发表。”

 

因此,即便是人们见过,甚至经常用到的植物,只要它还没有按科学家们遵循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正式发表,就不影响它成为新物种。“类似山柰菖蒲的情况并不少见。”龙春林说,我们熟知的黑木耳和金针菇,作为新物种发表还没超过一年时间。

 

山柰菖蒲作为新物种的发现和确认,不仅是为这种民间香料植物的一次“正名”,更是有很多重要意义。首先,它与中药材石菖蒲外形很像,药材公司收购时分辨不清就可能影响用药安全,如今的新发现有利于破解这一难题;其次,山柰菖蒲里含有大量草蒿脑成分,在杀菌、止咳、退热等方面有很好的功效,除了药用,还可以在食品工业、日用化工比如洗发水、沐浴液等产品中应用。

 

龙春林表示,我国大力提倡生物多样 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并实施了一系列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新物种的发现如同 给它们上了“户口”,使我们对自己的“家底”有更清晰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便 捷地分类管理,还能明确哪些物种需要保 护,哪些物种可以考虑合理开发。

 

最后,龙春林还幽默地表示,也不是所有菜市场都能发现新物种,贵州黔东南和我国南方其他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发现新物种的概率比较大。

 

h14328a.jpg

科研团队成员在市场做调查

 

(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龙春林团队)

 

2025年3月21日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