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花间抒远志

网站首页    花店花艺    云起花间抒远志

在美丽的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文化村,各类艺术工作室错落有致,“云白”就是其中的一家:毛坯房四面刷白,门前挂着一朵“白云”,小花园种的都是白色花卉,有白绣球、白郁金香、白色朝颜和夕颜。路人透过玻璃窗,还能看到里面纯白色的装置作品。

 

这是花艺师谢志峰的云白艺术实验室。当同行们都在“拈花惹草”之时,他却想要“做一朵云让世界看见”。“我想要走一条小众路线,打破花艺作品在观赏时间上的局限,创作更有价值的收藏品。”谢志峰说。

 

生物专业出身却爱植物美学

 

谢志峰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市的一个小山村,童年时期过着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大学的专业是生物,但从大二开始,他喜欢上了造园。曾两次报考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研究生,都没能考取。毕业后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花卉世界的一家花店打工,慢慢发现插花也是他喜爱的工作。

 

2008年,谢志峰通过招生广告来到芳华花艺学院学习花艺。院长白书芳和郁泓老师分别成为他西式花艺和东方插花学习的启蒙老师,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花艺基础。

 

2010年,谢志峰来到上海,与合作伙伴徐嘉谊一起创办“我享花坊”,开始承接国际大品牌的花艺项目。2016年,他在芳华学院学习了花艺名师朱永安的植物美学课程,为他的花艺思想带来巨大冲击。

 

“植物美学课不给学员教授特定的风格和程式,它倡导一切现代艺术元素、一切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花艺作品。可以是花艺架构,也可以是植物雕塑;可以做成大型装置,也可以做成微型小品。作品的好坏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是否直抵人心。”谢志峰说。

 

这种学习理念让原本就偏爱空间和结构设计的谢志峰一见倾心,这门课程他持续学习了7年。2017年,在上海充满文艺气息的岳阳路,他与两位国外艺术家一起创作了大型梧桐落叶装置展。谢志峰将49把传统红伞与秋日的梧桐树结合,创作大

地艺术作品;将梧桐落叶串联起来挂在梧桐树梢,形成装置作品。“当时这条街游人如织,堪称是早期的网红打卡地。”谢志峰说。

 

他曾连续三年参展北京花植节,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花艺师不仅可以做愉悦视觉的装饰作品,也可以做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做一朵云让世界看见”

 

2022年,谢志峰与朋友去了西藏。在那曲的夯错湖,他看到了“世上最美的白云”,心灵深受震撼。此后,他的创作就找

到了主题和方向:围绕云、冰、雪等梦幻主题,展开自由大胆的创作。

 

他在上海、东莞相继举办了“剪云雕雪”装置艺术个展,以白色为主色,用尿素、石蜡、木方、羊绒棉等异质材料结合少量植物素材营造出纯粹透明的冰雪世界。其中一个作品名为《白珊瑚》,以白色石蜡制作仿生海铁树雕塑,引发人们对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的关注和反思,这个作品最终被海南一家顶级酒店以十万元的价格拍下,成为收藏品。

 

“为什么我会以非植物素材为主进行创作呢?因为作品要达到收藏级别,传统的植物材料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理念是‘仿生如生’,尽力去模拟大自然的场景。当然,花卉植物类素材依然是我的最爱。”谢志峰说,比如,用树枝和工业材料结合,会有不同材质碰撞的冲击力;或者只用一枝花就可以给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谢志峰把工作室定位为艺术实验室,生物专业出身的他有很多材料运用方面的灵感。在创作过程中,他会用石蜡、纸浆或毛线当主角,配以其他材料,做上百次试验,从中找到最适合的材料搭配方法。实验过程还会涉及到许多工艺,例如编织、架构、缠绕、绒花、造纸、浇筑、雕刻、大漆技术等,都是他上网自学,反复实践后掌握的。

 

“实验的结果大多是失败的,一百次实验有一两次符合预期就很不错,所以工作室有间屋子堆满了失败的残次品。对成功的试验品进行复制、改进,就可以完成从0到1的跨越。”谢志峰说。

 

对于花艺师来说,这是一条小众创业之路,过程很艰难。“来杭州的最初三年,几乎消耗了我之前在花艺领域积累的人脉关系和有限财力。长期隐居杭州良渚,‘花艺江湖’也不再有我的消息。但我的状态是:精神自由、内心丰盈、知足幸福。我的创作从之前配合甲方转变为表达自我,在工作室创作成为我的黄金时光。”谢志峰说。

 

工作室的业务包含商业空间的装置应用、艺术品创作收藏等。一些高端的茶道馆、餐厅、艺术馆开始青睐谢志峰做的“白

云”“冰雪”,今年工作室吸引来了新的投资者。谢志峰相信,虽然当代艺术市场准入门槛、投入成本都很高,但它定会“以慢制快”,只要闯出来,市场前景将充满光明。

 

谢志峰花艺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谢志峰)

 

2025年3月21日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