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诀”解密梅花独特内涵
梅花,原产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应用历史,位居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有“花魁”之美誉。每年早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南京梅花山、武汉东湖梅园、杭州超山、上海世纪公园、无锡梅园等全国各地赏梅景点因梅花盛放和特色活动频登热搜。
在梅花盛开的季节,如何“惬意”赏梅?北京市东城区公园管理中心教授级高工、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理事许联瑛向记者分享了她的赏梅六诀:花早、香清、姿美、色洁、韵胜、格高。
花早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最可贵之处在于花期早。梅花的早花品种有‘小绿萼’梅、‘玉蝶龙游’梅、‘南京红’梅、‘六瓣红’梅等。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得益于优良小气候条件,不少年份都有梅花正月开放的情形,甚至多次出现“踏雪寻梅”的植物奇观。
香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可散发令人陶醉的独特香气,香气清雅是梅花区别于其他花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梅花精神的重要内涵。
梅花从秋天开始花芽分化,孕蕾过程历经寒冬且历时较长,因而蕴含了更多的日月精华,且开放时节恰值百花萧索,其清逸幽雅的香气自然显得分外突出。
姿美
“老干苍虬挺秀新”“虬枝出老干,嫩蕊聚芳魂”。梅花的姿美主要体现在老干的嶙峋峭拔之美。梅花老干黑褐、苍劲虬曲、峭拔挺立,又有新枝挺秀,蓬勃劲发。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梅花的姿美还体现在开花颔首、朵朵向人的谦逊之美。梅花是一种具有良好共生性的植物,与很多植物及环境要素均可搭配共荣,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等,可以体会其共生之美。此外,梅花还具有冰中孕蕾、雪里开花的自信之美。
色洁
“冷艳天然白,寒香分外清”形容白色 梅花清高质朴;“令神骨俱清,绿萼更胜”形容绿色梅花清雅高洁;粉色梅花纯洁娇 俏;红色坚定浓烈,千百年来得益于遗传 多样性和长期自然演化以及人工选择,梅 花有了丰富色彩,但无论花色如何变化,都给人以色洁清雅的审美感受,是大众心 中以洁取胜、不容亵玩的花卉。
韵胜
梅花之所以别具神韵,不仅源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更因其承载的文化意蕴契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这种自然属性与人文价值的共鸣正是其千年文化生命力的根源。
作为自然界中既平凡又高洁的存在,梅花展现出极具张力的双重特质:它不惧严寒,却在霜雪中等待春日的温暖;既有凌霜傲雪的铮铮铁骨,又具疏影横斜的明媚风姿。其真正的审美价值不在于单纯的物象,而在于观者将物境、心境、情境交融的意境重构。唯有以环境为画布、以意趣为笔墨、以心绪为韵脚,方能从虬枝劲节中品读出明媚开朗的气节和风骨,在暗香浮动里捕捉到生命的欢愉。
格高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选择在清冷孤寂中绽放美丽,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与热闹,被认为具备独特的风骨、高洁的品格,启示着人们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尊。
梅花的文化地位源自中华文明独特的集体精神锻造。劳动人民的风俗歌咏、仁人志士的托物言志、借花抒怀,将梅花的抗逆性强、傲雪凌霜、花早香清、乐群共生等习性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
此外,梅开五瓣象征五福“福、禄、寿、喜、财”,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传承与民间习俗依据,也常见于文人诗词之中。在民间传统绘画与装饰艺术中,常以梅花图案寓意五福临门。在一些古老的建筑木雕、刺绣作品以及春节期间张贴的年画里,梅开五瓣的形象也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