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额2703万美元,种球、小众品类数据表现亮眼—— 我国花卉进口市场开局平稳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进口额2703万美元,种球、小众品类数据表现亮眼—— 我国花卉进口市场开局平稳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花卉进出口分会整理的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2月,我国花卉进口总额达到2703.01万美元,同比增长2%(见表一),实现了平稳开局。

 

1.png

 

种球进口强势增长

 

种球作为花卉市场的重要品类,其进口表现尤为亮眼,1月至2月国内进口额高达1171.93万美元,同比增长44.6%,成为拉动花卉进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荷兰在我国种球供应方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额达1136.23万美元,同比增长42.8%,占比高达97%。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荷兰在全球花卉种球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中国对其优质种球产品的依赖。

 

此外,智利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口额为20.1万美元,同比增长103.7%,虽然占比仅为1.7%,但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鲜切花市场波动调整

 

我国鲜切花进口市场在1月至2月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进口额为889.59万美元,同比下降11.2%。荷兰作为传统鲜切花供应大国,进口额为267.16万美元,同比下降15.3%,占比30%。

 

不过,泰国、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新兴供应国表现不俗,分别以213.16万美元、93.8万美元和91.6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列其后,占比分别为24%、10.5%和10.3%。其中,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进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1.2%,在国内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这种多元化的供应格局不仅丰富了我国鲜切花市场的品种,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盆栽植物与种苗进口面临挑战

 

盆栽植物和种苗的进口情况则面临一定挑战。盆栽植物进口额为336.32万美元,同比下降25%;种苗进口额为198.84万美元,同比下降20.1%。

 

日本作为盆栽植物的主要供应国,进口额为246.55万美元,同比下降26.8%,占比73.3%。在种苗方面,日本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进口额为74.2万美元,同比下降4%,占比37.3%。

不过,哥伦比亚和泰国等国在种苗进口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哥伦比亚进口额为32.87万美元,同比增长26.7%,占比16.5%;泰国进口额为4.7万美元,同比增长53326.1%,占比2.4%。这表明中国花卉市场在盆栽植物和种苗领域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市场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干切花与干切枝叶增长显著

 

在干切花和干切枝叶等小众品类方面,市场呈现分化态势。干切花进口额为31.11万美元,同比增长20.2%;干切枝叶进口额为17.31万美元,同比增长22.5%。

 

巴西和厄瓜多尔在干切花供应中表现突出,分别以13.48万美元和10.43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列前两位,同比增长分别为25%和51.3%。干切枝叶方面,土耳其和印度成为主要供应国,进口额分别为5.79万美元和5.6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37.8%和22.5%。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花卉市场对小众品类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且新兴供应国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

 

多元供应格局逐步形成

 

从前两个月的整体进口来源(见表二)来看,荷兰以1447.57万美元的进口额稳居中国花卉进口来源国榜首,同比增长21.1%,占比高达53.6%。荷兰凭借其在花卉种球、鲜切花等领域的强大优势,长期占据中国花卉进口市场的主导地位。

 

2.png

 

不过,其他供应国也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日本、泰国、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国分别以397.77万美元、226.42万美元、133.58万美元和104.25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列其后,占比分别为14.7%、8.4%、4.9%和3.9%。这些国家在鲜切花、盆栽植物等不同品类中各有优势,共同推动了中国花卉进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国内花卉企业应加强与荷兰等传统供应国的合作,确保优质种球和鲜切花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拓展与新兴供应国的贸易往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企业还需关注市场动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变化。

 

展望未来,中国花卉进口市场需要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供应结构,提升市场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多样化的花卉产品,推动中国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4月14日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