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首次发现濒危植物大叶苹婆

网站首页    花卉园艺    云南龙陵首次发现濒危植物大叶苹婆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野生植物调查时,偶然发现一株枝干间挂着红色果荚的奇特植物。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家鉴定,确定其为梧桐科苹婆属植物大叶苹婆,这是龙陵县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大叶苹婆又名凤眼果,因其果实扁平如豆荚,皮红子黑且果裂形如凤眼而得名。在我国,大叶苹婆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濒危物种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大叶苹婆是高大乔木,树皮呈褐色,最高可达10米,主要分布在潮湿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多见于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的山谷和沟谷雨林中。不同地区的大叶苹婆花期和结果期也有所差异,通常花期在每年4月至5月,结果期在6月至7月。

 

大叶苹婆的蓇葖果美丽奇特,熟透裂开的果荚呈乳黄色或淡红色,宛如小巧精致的灯笼。仔细观察,刚成熟裂开形似“凤眼”的果荚里,油润饱满的黑褐色种粒犹如凤眼里的“黑眼珠”,令人称奇。

 

“此次发现的大叶苹婆为龙陵县域梧桐科植物增添了新成员,同时为研究大叶苹婆的生态特征、种群分布以及保护措施提供了新契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冯思勤表示。

 

据了解,龙陵县已知的梧桐科植物达到16种,有记录的维管束植物已达264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9种,这里已成为我国西南边陲珍稀濒危植物极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h14340b.jpeg

大叶苹婆果荚

 

(本文图片来源:郁云江)

 

2025年6月18日 10:32